中国古代婚礼习俗
“婚姻”这个词对现代人来说很陌生。但是,新郎新娘之间的“敬酒”是每个结过婚或者参加过婚礼的人都非常熟悉的。“结婚”是指新婚夫妇在洞房里喝洋槐酒。意思是漂浮。一个瓜切成两勺,新郎新娘各拿一勺喝。这叫结婚。婚姻始于周朝,后世也有所用,但却是一种苦涩而不能食用的东西。装酒一定是苦酒。因此,夫妻* * *饮酒,不仅象征着夫妻本是一家,白头偕老,还包含着让新郎新娘同甘共苦的深意。正如《礼记》所说,“所以,要团结,要互相尊重,要互相亲吻。”
宋代以后,喜结良缘的仪式演变为为新婚夫妇敬酒。《东京梦录嫁女》记载:夫妻俩“用两个彩色的结连在一起,喝一个,叫杯。喝完之后,扔一盏灯,放在床下。灯翘起来关了,大家就庆祝,然后把账盖了。”这个仪式的象征意义是有意义的。
用彩色丝绸或彩纸将两个酒杯连接起来。男女改名,各饮一杯,象征夫妻从此合二为一。当然,很多情况下,“只有新娘害羞,拒绝染指。”(民国:谢县志)
喝完酒,把酒杯扔到床下,看看是否和谐。如果玻璃只是斜上合上,就象征着男的斜下,女的斜上,性生活很好,势不可挡。这种阴阳和谐的东西,显然是好东西。民国时期山西人结婚,拜完天地,“被引入洞房,丈夫先进,新娘踩着床的四角,坐在床的后角,喝一杯酒,这是‘结婚’的日子。婚后仍有祭祖、见勇姑等仪式,大概是婚礼后的第二天。”(民国:浮山县志)
今天山西农村年轻人的婚礼上必不可少的一杯酒,但形式比古代简单多了。男女各自斟酒后,手臂勾勾,目光对视,在热烈欢乐的笑声中一饮而尽,或在洞房,或在举行婚礼的大厅、餐厅、酒楼。按照民间传统,喝一杯酒是在洞房举行的,所以人们总是把结婚和洞房联系在一起。但无论这种习俗的表达方式如何不同,其寓意和心态都是一样的,那种天长地久、不分离的暗示,会对新婚夫妇今后长期的婚姻生活产生影响。
当人们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举行婚礼时,无论普通人的生活多么艰辛,我们都能透过满满一杯酒的笑声,看到人们对爱情的忠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根据婚礼习俗,喝完一杯酒后,通常会举行一个结婚仪式。在古代,这种结叫做发髻,是由新婚男女的头发做成的。新婚夫妇一起坐在床上,男左女右。但是这种礼物只限于新人的初婚,对于再婚的人来说并不是必须的。人们常说的已婚夫妇,也就是原配夫妇、小妾、二妻,是得不到已婚夫妇的尊称的。
在古代婚俗中,结发有着非常庄重的含义。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消失,但结发这一术语仍然存在。已婚夫妇受到人们的尊重,已婚夫妇象征着永不分离的美好寓意。就像喝了一杯酒一样,他们仍然得到农村大多数人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在男人可以娶小妾养小妾的时代,有夫之妇尤为突出。以至于无论是田舍郎的新晋文人,还是发了横财的商人地主,在攀富、寻花、寻妾的时候,一般都应该对已婚夫妇保持一定的尊重。
从心理和情感上来说,中国人结婚已经有几千年了,尤其是自古以来。
因为结的意思是“第一次”。在男女不施与受,人们亲密的异性少之又少的时候,结婚意味着第一次接受异性的新鲜感,第一次露出会心的微笑,第一次品尝爱情的幸福,第一次组成自己的家庭。所以,无论如何,这第一次都是珍贵的,值得珍惜的。
再说了。结还有庄重、神圣、天意、缘分等深意,为社会所认同。在此基础上,婚姻双方都有义务感和责任感。
-
二、洞房的秘密
闹洞房是婚礼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任何婚礼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婚礼的高潮,也是最热闹有趣的节目。
新婚之夜,亲朋好友围坐在房间里,用各种方式和新娘开玩笑,称之为“闹房”,“扮新娘”闹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地方也有异同。总结起来,可以分为文和武两种。文闹经常用一种比较优雅的方式,让新娘讲谜语,讲对子,让她讲自己的恋爱经历,讲一些平时见不到嘴的男女之事。在山西,民间称之为“告诉你儿子”,妙趣横生,逼着新娘因为答不上来而出丑。“到了晚上,好事者多以谐语组成,逼新娘唱之,谓之‘闹室’。最近愈演愈烈,庆功还开玩笑,很没礼貌。”(民国:《翼城县志》)打架是一种粗暴的方式,不仅骂人,还摸新娘,相当实用。
闹洞房的时候,同行的,晚辈的,亲戚朋友的,同学同事的都往洞房里挤,嬉笑打闹,尤其是新郎的朋友。他们想尽各种办法让新娘当众表演来取笑。俗话说“三天无所谓”,父母除外。在这期间,人与人之间的随意关系是礼仪和习俗所允许的,许多禁忌被解除了,这很像西方文化中的狂欢节。所以,不管有多可笑,多不可接受,新娘绝对不能翻脸。如果闹洞房的人生气了,会被认为是新娘任性,人缘不好,前途不会更好。
闹洞房是祝贺新婚夫妇的一种方式。在民间习俗中,人们认为狐狸总是在洞房里,鬼魂崇拜它们。为了驱走邪灵之阴,增强人势之阳,他们在洞房闹事,所以民间有“人不闹鬼”的说法。
拥有一个嘈杂的房间也是对新婚夫妇在功能上的考验,包括机智和耐心。本来是“关口考”,但在民间往往走得太远,成为一种庸俗的习俗。
闹洞房的习俗由来已久。《汉书》记载“在婚礼的晚上,男女之间没有区别,只有骄傲。”(《汉书·地理》)有闹室的习俗,可能起源于“听室”。新婚之夜,亲朋好友在洞房窗外偷听新媳妇的一言一行,人们感兴趣的无非是男女关系。从性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似乎就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意淫”。后来逐渐演变成洞房逗新娘。这种风俗在唐代开始流行。不仅男方的亲戚,客人朋友也有权利戏弄新娘。即使是不相干的陌生人,也可以中途停下来,批评,调侃,戏弄。这种习俗自古以来就是从个体行为变成集体行为的。
纵观闹洞房的习俗,驱使人们听闹洞房的心理动机是复杂的。
首先,这是人的性意识的一种外化和潜意识冲动。人们从玩弄女性和爱抚女性中表现出对异性的一些挑逗。发泄之后,他们可以克服既羡慕又嫉妒的心理,从而在“潜意识”的边界中达到某种性别平衡。这种对待异性的态度和行为在平时是被严格限制的,洞房做爱正好提供了一个机会。
其次,洞房是传统婚姻中包办婚姻的产物。因为只有在婚礼仪式结束后,激动的新郎才能打开新娘的红领巾。夫妻俩素未谋面,没有交集,也没有情感交流。第一次见面就谈恋爱,显然很奇怪,很尴尬。所以有洞房的习俗可以消除彼此的距离和陌生感,协调彼此之间的紧张气氛,融洽感情。毫无疑问,洞房的烦恼是百米赛前的必要准备。
再者,在欣欣向荣的心理趋势下,大部分新婚之家都有既要承受亲朋好友的困扰,又愿意让他们闹的双重心理。
吵吵闹闹的房间可以让双方亲友熟悉,显示家里宾客满堂,人丁兴旺,增进亲友之间的沟通和感情,促进邻里之间的和睦。
热闹是中国人生活的审美理想,闹洞房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只有当人们忙碌时,才能形成喜事和庆祝的气氛。喧闹是欢乐的景象,也是欢腾和繁荣的象征。只有人们吵吵闹闹,才会有庆典的市场,才会有广泛的财富,才会有繁荣的人口。
-
第三,洞房测试童贞
在中国,性行为受到习俗的高度限制。人们不仅对公开合法的性关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还试图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缝隙。
在《诗经》中,我们可以讲很多女人和情人私奔的故事。至少在孔子的时代,在社会上层,男女两性关系的混乱有些像腐朽的罗马时代。那时候离婚容易,复婚也不难。女孩的贞操不是一个特别关注的问题。
但随着儒家思想的兴起,尤其是宋代理学传播之后,女性被认为是社会道德的担当者。理学强迫女性生活在封闭的世界里。寡妇再婚是一种道德罪过,妇女的贞操受到高度重视。
从此,中国人对女性贞操的崇拜成为一种心理执念。这种执念的一个不好的例子就是所谓的“洞房童贞测试”。这种习俗把新娘的贞操变成了赤裸裸的贞操测试,现场验证,众人见证。可悲的是,新郎不认为这是对他感情的侮辱,新娘也不认为这是对他人格的侮辱。习俗扭曲了人们的思想。
洞房验贞的习俗在民间被称为“验红”、“赠巾”,自古有之。一般来说,在婚礼当天,新娘的母亲会给她的女儿或女婿一块白手帕,这被认为是第一次发生性关系时使用的。在民间也被称为“西帕”。
在过去,每个婚礼都要送一条毛巾。有些地方,比如广东,新郎新娘送完毛巾后,就关门做爱,新郎的父母和亲戚就在门外等着。浪漫过后,新郎手里拿着一个竹碟,用红手帕盖着,表明新娘是处女,是新红的。大家都很高兴,表示祝贺,还用一只烤猪送到了娘家。在此之前,家里人一直很担心,怕新娘看不到娘家红。
因为处女膜破没破成了检验处女的唯一标准,一旦不红,新郎和他的家人就会归咎于新娘的不忠,至少在心理上会有很大的猜疑和不和,形成隔膜。光让新娘无言以对,受辱终身,在婆家面前没有地位。在严重的情况下,媒人会把女方送回家。
注重处女红是中国社会的普遍观念。善于观察的文人给了它一种浪漫的气氛。
王实甫的《西厢记》描写了张生和崔莺莺的幽会,特别提到了香巾。他写道:
“(后庭花)春天是白色的。早早就看到了红香嫩色。灯下眼低,胸中肉满,好奇之极,不知春从何处来。”
剧作家汤显祖在《邯郸记》中的彩色对话中说:“良家夫妻进洞房花烛,和...河水侵客,抢夺凶猛,织女无嫁之地。别挂电话。我很高兴檀郎的眼睛是红色的,美女笑着吹银蜡。今夜同蓝窗屏眠,明见香侬。”
陶《辍耕录》记载一男子娶了新娘后未见娘家红,书生袁克谦赠诗如梦,“今宵酒席满,准是香。春已过,问是不是很红很浅,不见就还你白绫。”
今天,在山西农村,试红的习俗已经很少见了。然而,在一些地方,在他们婚礼后的早晨,他们经常在新房外的明亮的眼睛里放上红色的白色毛巾,以向外人表明新娘是处女。
-
第四,婚礼习俗
在古代,完整的婚礼习俗有六种:收礼、问名、那吉、收礼、邀客、迎亲。但明清以来,山西完整的六礼已不复存在。正如大量地方志所记载的,“各地婚礼不一样。六礼之中,只剩下四个:问名、受礼、邀客、亲迎、不亲。”(乾隆:《平阳赋志》)
解放后,婚礼形式新旧交替,新的婚礼形式正逐渐取代旧的。民国时期山西各地实行了新的、更文明、更现代的婚礼形式。作为一种新的婚礼习俗,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下:
“结婚证书,仍然使用一直以来的赤柬,但是结婚仪式上,见证人、介绍人、新郎、新娘,全都签了字。婚礼在法庭前举行,并播放音乐。主持人面向北方站着,宣布“男女嘉宾席”,站在北方。男人女人嫁给谁都行,但是站在南方。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坐着,而东西站着。结婚,介绍人入席,南立。所有人都坐好了,但是北方站着。男女宾客吸引新郎和女宾的座位,都是朝北的。
播放音乐。证婚人宣读证书,并为新娘和新郎交换饰品。新郎新娘举行婚礼,东西相对而立。双弓。播放音乐。
主人和征婚人给予培训和建议,新郎和妻子向婚姻见证人和介绍人三鞠躬致谢。
男女嘉宾代表致敬,献花,鞠躬。播放音乐。
新娘新郎致感谢辞,鞠躬两次。
女嘉宾代表文明婚礼歌曲。
见证人,介绍人,男嘉宾,女嘉宾都退了。
新郎和新娘接受男女婚礼仪式和男女家庭的所有仪式,并演奏音乐。男女婚礼仪式及长辈朝南,鞠躬三次,男女朝东;两次鞠躬。男女都互相行礼,东西相向,鞠躬两次。
男人和女人吸引新娘和新郎回来。主持仪式的男人和女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以及老板和司仪,退休了。仪式结束后,宴会开始。(民国12年:临汾县志)
今天,山西农村的婚礼习俗大体相同,但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具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