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小说让你印象最深?
其实我之所以看《呼兰河传》,是因为想家。我在南宁,很远,很想念东北老家。怀念东北的黑土地,怀念小时候踩在黑土地上的感觉,怀念东北下雪,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还记得十几岁的时候,每次文明一点,我都会偷偷溜出家门,在又干又湿的街上跑。
翻开《呼兰河传》,从《严冬封锁大地》读起。天寒地冻是东北最基本的印象,也是东北人对家乡最深的记忆,所以萧红从这里写起,我们也从这里读起。人们对严冬最深的感受就是一个字:冷!萧红的《呼兰河传》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冷峻。冰冷的基调下,呼兰小城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座城市最终会发生的或冷或暖的故事,要么被遗忘,要么被记录。
《呼兰河传》这本书里有三件事让我印象最深。
第一处是对东北气候、环境、风土人情的描写。这个描述真的很神奇,很生动。生活在国外的东北人可以看看这本书里的描述来解解思乡之苦。就拿那块豆腐来说,它能让在南方吃石膏豆腐的东北人怀念东北好吃的卤水豆腐。
另一个地方是小红爷爷和她爷爷奶奶孙子孙女的关系。这段话特别温暖。读到这段话,我会想起小时候的时光。每天晚上,猴猴都等着爷爷给我讲故事。那段时间永远消失了。现在,爷爷已经去世20年了,爷爷给我讲的故事都被遗忘了。但我仍然记得我坐在爷爷面前听爷爷讲故事的情景。
第三个地方是,这本书里也写看客,但是萧红写的看客和鲁迅写的看客不一样。萧红写的看客不麻木。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他们会像鲁迅写的那样麻木地鼓掌,也会在看到事情不妙的时候冲上去救人。这才是真正的看客,这才是正常的看客。至少在我长大的东北,看客一直都是这样的。这对我帮助很大。我以前很爱读鲁迅,认为鲁迅是深刻的,正确的,但总有那么些时候,我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看了《呼兰河传》,终于知道错在哪里了,但是鲁迅先生太偏激了,正确也偏激了。
“天空布满了星星和月亮。生活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么惨淡?萧红《呼兰河传》里的这句话,我觉得是对东北人命运的反思。一百年后,东北人又开始过上了凄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