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嘉的哪部小说好?

肯定是“解密”和“暗杀”。去看解密!

一个月前第一次看解密。

这个时间对于这部2002年出版,经常销售至今的小说来说,并不算早。记得曾经有人说《解密》是麦家写的最好的小说,甚至超过了拿茅盾文学奖的《针对他的情节》。可能会有很多人因为这个而去读他。我看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这是麦家12写的小说。

因为我也有很长的写作经历,所以《阅读解密》与其说是一部精彩的读物,不如说是麦家作为作家12年来写作风格的逐渐成熟。

《解密》开篇就讲述了一个荣氏家族的家族故事,从外婆的噩梦需求到释梦,再到荣氏家族,两个陌生人去外地读书,再到荣氏算盘。李丽难产而死。读者几乎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小说写作的套路。如果判断这是一部传统小说中常见的家族史小说,描写的是荣家几十年的兴衰,那就为时过早了。不久,荣算盘死后,他的儿子大头鬼出生了。麦家用两页纸为大头鬼的诞生做铺垫。尤其是老李李断言“生出来的孩子不是皇帝就是魔鬼”的时候,读者可以推断大头鬼是这本书的主角,后面几十万字一定是描写大头鬼的人流的血。不过多看两页就会发现,大头鬼很快就被作者写死了,一个孕妇出来了,声称怀了大头鬼的儿子。似乎作者有意和读者玩一个倒置的游戏,不断推翻你的想法。总之,他就是不按规矩出牌。

果不其然,大头虫出生后,虽然经历了被一个老洋人收养,被老李李带回并改名为荣锦珍的情节,按理说小说可以按照常规叙事来讲述已经开始闪耀数学天才的荣锦珍,但作者却不愿意用传统叙事来讲述故事,宁愿用非常规手段来讲述故事。所以,接下来,容金珍的故事不是由一个全知的作者讲述,而是通过访谈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几个巧妙之处:1,借用别人的话让人更加相信容金珍的传说。2、该露的露,该藏的藏,既然是别人的口,有些关键(比如容金珍是怎么解决数学题的,他的老师是怎么下数学棋的,他的真实想法等等。)可以通过巧妙隐藏一切来显示。读者总觉得自己知道的东西接近真相,却永远无法知道最真实的真相。3.不同人的口述有不同的性格和语气特点,可以让读者在保持新鲜感的同时感受到不同人的叙事风格。4.这种方法的痕迹在麦家之后的小说中都可以看到,比如《风声》《风语》,可以说是他个人风格最早出现的阶段。

容金珍丢了笔记本,最后找到后,本来可以继续讲下去,甚至作者自己说,可以结束这篇文章的故事。没想到,在“他”的开头,作者赫然命名:结束也是开始。直接,简洁。让人期待这个新的开始的,是某件事的开始。这时,作者,第一人称,也是本书前几章的作者,突然跳了出来,向读者讲述了他是如何遇到荣锦珍的,一个他在父亲居住的敬老院遇到的陌生人(尽管作者狡猾的铺垫,说他得知父亲也在从事解密工作)。作者在上篇文章中告诉读者,容金珍的解密生涯在找到笔记本后已经结束,并提出新的问题采访容金珍。此时的风格已经从常规的叙事到访谈再到第一人称录音。这种纪录片式的风格在现阶段的运用,更有利于后面的调查内容,并引发一系列的主观思考。

非常好说话的最后一篇,就是《容金珍》笔记本。

不得不说,这是书中个人的最爱。容金珍在经历了面前的家庭出身,神秘的身世,各种人的采访,包括笔者的调查之后,不得不走出来很久。最后,容金珍笔记本的公开,成为了一个必要而完美的结局。容金珍是个数学天才。天才的生活有天才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天才的内心更加神秘,让人想窥探。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看似披露了容金珍的笔记本,其实解密涉及的“干货”并不多。(据说这本书2002年上市时被某机构强制下架。最后,“解密”机构的专家对这本书进行了彻底的研究,得出了没有泄密的结论。更多的在笔记本里,原来是一个奇怪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角自然是荣锦珍夫妇。这个老婆只是之前在接受容先生采访时提到过,说是北方女人,比容金珍高,好像是他的同事。再也没有提起过。他们是怎么在一起的?什么样的女人能打动天才的心?这显然是作者在采访容先生时埋下的伏笔。在这本笔记本中,读者可以得到全方位的了解。

作者仿佛被容金珍附身,通过寥寥数语(一个天才的笔记本怎么可能透露太多)表现出天才的敏感、懦弱、大胆、细腻、怀疑、恐惧。一个起源于清末的家庭,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创作了一部天才英雄的小说,以天才的爱情为结局,出乎意料(不一定合理),甚至出乎意料的惊喜。

作为新生代作家,麦家不是科班出身,曾经也是理工科出身。但正是因为他没有经过训练,所以他的“解密”(尤其是这个!从头到尾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和强烈的个人风格。他的写作风格是在这十二年的反复锤炼中最终凝聚而成的。个人认为,从这本书可以看出,麦家的风格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故事看似简单直白,实则深不可测。

2.在剧情上,我爱反转,喜欢让读者猜出线索,再转一圈。

3.人物性格偏执偏激,尤其是内心的刻画。

4、手法不不拘一格,不按常理出牌。

5.语言简洁有力,关键情节收放自如。

《解密》在12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个个惊艳的天才,一个个诡异而神奇的故事。真心推荐朋友们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