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闭嘴

“如果给不了安慰,那就请你闭嘴!”这是我昨天半夜特别想对悠爸说的话,但是没有说出来。

半夜,喵小悠起来上厕所,我被惊醒,也想着去一下,结果我们俩在拐弯的地方,在她关灯后的瞬间,完美相撞,当时喵小悠就哇哇大哭了起来,因为我的颧骨撞到了她的眼睛。

我这边忙着开灯查看情况,那边悠爸在卧室扯着嗓子,指责我们俩不小心,说完这个说那个,我当时只想对他说:闭嘴!

这件事给我特别深的感触,同事朋友之间,如果对方遇到麻烦,通常会去安慰帮忙,为什么家人之间,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时,首先是指责批评?为什么不想想,这个时候对方最需要什么?是安慰,还是对错?

有一个朋友正在学车,一到周末就找圈子里的男性朋友陪着练车,我很奇怪,就问她:你家不是有一个老师傅吗,怎么不陪你练车?她的表情立刻变得愤怒起来,气哼哼地说:别提他了,陪我练了一次车,吵了一路,这不对,那不对,如果我会了我还要他教吗?再也不想和他一起开车了!

朋友聚会坐在一起,聊起两口子一起开车,老公们吐槽最多的就是:媳妇坐在旁边,一会儿叨叨开得太快了,一会儿又叨叨该超不超,万一碰到刮擦之类的麻烦事,够媳妇唠叨上几天的。

前阵子网上有两张照片特别火,其中一张是一对中年夫妇,身上带着血迹和擦伤,微笑着坐在一辆四轮朝天的小汽车旁边。原来是妻子开着车不小心撞上了路边的消防栓,车翻人伤,在确认无碍后,两人干脆拍照留念,于是有了这张走红网络的照片。丈夫说:和妻子一起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值得纪念。

如果按照很多家庭的习惯,发生这样的事,丈夫一定会埋怨妻子不会开车,两人争吵什么的,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比如开车遇到了麻烦,办事不顺利,职场上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等等。类似这样的事情和人都会让我们很上火,这时候最想得到的,就是亲人的安慰和支持,但往往得到的却是批评和指责,于是原本由外因引起的麻烦立刻让家里硝烟弥漫。

好的亲密关系应该是,我需要时你能给我安慰,给我支持,而不是道理。

一位朋友特别爱唠叨,常跟上高中的女儿起冲突,然后陷入冷战。后来,她参加了一些亲子教育培训,观念发生了改变。那天,她和我们分享了一个故事:

女儿数学月考成绩出来了,没考好,很沮丧,我没象以前那样去指责她,而是抱了抱她,对她说:我知道你为这次考试付出了很多努力,成绩不理想,没有关系,咱们继续努力,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女儿听我这样说就哭了,这还是她长大后第一次在我怀里哭。然后我将她抱在怀中让她继续哭,20分钟后她不哭了。我拉着她的手坐在沙发上,听她说考试为什么没考好,今后注意什么,在哪方面应该努力等。通过和女儿谈话,我发现女儿还是非常有上进心和思路的,我借着她说的话鼓励她:“宝贝,你分析得很详细,思路也很清晰,也很有方法,也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即然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相信你有能力解决,而且会解决得很好!”说完我拍了她的肩,对她竖了大姆指,还举着拳头说:“努力!妈妈给你加油!”然后女儿微笑着去写作业了。

“如果我仍象以前那样说她,她肯定不高兴,有情绪,也不会对我敞开心扉说今后如何如何。所以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不要忙着去指责,而是理解她,接纳她,效果反而会更好!”这位妈妈由衷地说。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有一天能够独挡风雨,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孩子真的遇到了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父母往往不是给予支持和鼓励,而是批评和指责,却不知批评和指责正是摧毁孩子自信心的“强力武器”。

爱人和孩子都是我们日常生活里关系最亲密的人。但是越亲密的人,我们越容易挑剔。我们总是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喜欢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

家庭中最宝贵的就是充满了爱与温暖的氛围。与其指责对方的错误,总盯着对方的不足看,还不如为对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

在他开车遇到不顺的时候,体谅一下他的内心绝不比你轻松,适时地安抚他的情绪。

在她职场遇到麻烦的时候,耐心地倾听她的诉说,一句“你受委屈了”要比“那就不干了呗”要暖心得多。

在孩子考试没考好的时候,给他一个鼓励的拥抱,问问他需要什么帮助。

如果我们能用对待同事和朋友的态度对待家人,这个世上是不是又多了很多幸福的家庭?

幸福的家庭不在于物质多少,而是我需要时,你给我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