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夫的生活是怎样的?
苏联内战结束后,法捷耶夫、富尔曼诺夫、肖洛霍夫、奥斯特洛夫斯基进入文坛,成为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力军。1923年发表1短篇小说《逆流》(后改名为《阿姆贡团的诞生》),1924年发表中篇小说《溢出》。当时,一些作家把革命运动描述为盲目的、自发的群众起义,而在他早期的作品中,他把革命运动描述为党领导下的百万工人的有组织的运动。以远东一场游击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毁灭》出版于1927,为作者带来了广泛的声誉,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小说通过主人公——游击队队长雷芬森的形象,强调了高度的* * *生产意识和* * *生产者的精神力量对周围人的影响。书中展现了劳动人民巴克拉诺夫、梅杰里卡、莫罗兹卡如何在革命斗争中成长,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米奇这个极端个人主义者如何堕落为叛徒。未完成的小说《最后的Uduiger》(计划6部,完成4部,1929 ~ 1940)也是关于内战的。书中描绘了当时沿海边境地区生活的广阔图景:当地专制政权的推翻,远东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及其初步态势,外国干涉军队的入侵和资产阶级的阴谋叛乱,* * *生产党领导下的游击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影响下的维吾尔族人民的觉醒。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法德夫担任《真理报》记者,撰写了一系列讴歌苏联人民英勇斗争的文章和《封锁的日子里列宁格勒特写集》(1944)。小说《青年近卫军》(获斯大林奖1946),根据克拉斯诺顿青年团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与德国法西斯占领军斗争的故事写成,描写了青年一代和全体人民对侵略者进行的机智而绝望的斗争。1947 65438+2月3日《真理报》发表社论文章,指出工作中忽视了党组织对爱国青年地下活动的领导。法德耶夫研究了后来发现的材料,在更新的版本(1951)中,把党组织的领导权加到了“青年近卫军”中,并描述了青年团员与老地下工作者的联系。奥列格、吴、谢辽萨、刘巴、万尼亚等“青年近卫军”总部成员的英雄形象,展现了苏联年轻一代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精神风貌。计划以现代苏联工人阶级为题材的最后一部小说《黑色冶金》只写了几章。
法德耶夫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社会主义革命精神为灵感,作品中的英雄都是为新生活而战的英雄战士。其作品的特点是严格的现实主义描写、深刻细腻的心理分析、浪漫的激情和抒情的风格的有机统一。
法德耶夫发表过许多关于苏联多民族文学和俄国及其他民族文学遗产的评论。主要论文收集于《三十年》(1957),反映了作者三十年来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他一系列文艺问题看法的演变。继高尔基之后,法德夫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论的建设也做出了贡献,尽管他早期的一些论文中含有教条式的错误观点。
法德耶夫领导苏联作家组织多年:1926~1932是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简称“拉普”)领导人之一;65438-0934任苏联作协筹备委员会副主席,作协成立后任主席团成员,65438-65438-0944任作协书记;1946~1954担任作协总书记、理事会主席;1954~1956担任作协书记。
法德耶夫也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从苏联18年初开始,就被选为苏联中央委员会委员。苏XX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他三次当选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两次获得列宁勋章。1950起,任世界和平防卫委员会副主席。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曾率领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家代表团访问我国。
《法德耶夫的毁灭》最早由鲁迅先生(1931)翻译成中文,在中国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