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浩的评论文章

万物生长都有春天的气息——梁浩绘画随想

宋文静

一天,创作型画家梁玲娟女士打电话给我,说她想给我看她侄子梁浩的画。于是,我在青岛画院的临时画室见到了梁浩和他的画。梁浩本人,非常优雅和安静。但是他的画充满了激情。

说实话,这让我很吃惊。

梁天柱先生是梁浩的祖父,梁浩是梁天柱先生的孙子。家史,代代相传,爱画,画得好,画得好,都要讲道理;但画得如此开阖,虚实相映,墨色相生,飘逸飞扬,却大大出乎意料,十分惊喜。

梁浩的画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对意象和图式的独特表达。他的作品有着惊人的视觉冲击力,色彩浓烈而朦胧,意境坚实而虚幻,浩瀚无边,令人过目不忘。乍一看好像是西洋画,其实是笔墨。至此,知者不必再问山在何处。水在哪里?传统法律?西方法律?一切以美和谐为原则,一切以真情流露,赏心悦目为目的。有幸目睹梁羽生的老手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描述当时的意境和我的情感交流:“我感恩我的过去,我的心也充满热情;爱情像礼物,也像回礼。“梁浩也深深地沉浸在这种三昧之中。

好的艺术是关于不必细分绘画。有人说黄永玉的彩墨算不上国画。黄老说:“谁敢说我的画是国画,我就告谁。”虽然是笑话,但却是艺术理论。

梁浩的画也传达了他的思想和技巧。“我在潜移默化中知道真相。”他深受祖父梁老和许多中国画家的影响。他用笔追求冷静、凝练、浩瀚、豪放、收敛之美,他的豪放有时不像一个刚刚过了不惑之年的年轻人。在构图上,也深得梁门神韵,设险破险,以大局为重,不斤斤计较,纵横开合,力争救世,形成动态之势,从而达到生动的神韵。这一点梁老也是从学术角度来解释的。他说:“罗丹认为运动是宇宙的真理,运动的图像可以表达精神和隐藏在自然背后的不可思议的东西。这就是罗丹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他认为艺术是动态的美,活在中国的画里就是动态的美。”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艺术在本质上力求创新和变化。梁浩也深刻理解这一规律。他的画不死板,也不教条,而是生动活泼,光芒四射。前人曾联系到“凡育物有春之气,浴心总抱雪之灵”,这是梁浩所能鼓励的。

在色调的安排和把握上,梁浩在梁老基本用色风格的基础上更大胆、更夸张。谢赫的六法讲究“随类设色”,遵循物理,国画的色彩似乎是最不重要的,无非是鲜绿色和浅绛色。在当代艺术中,更需要“随意上色”,不必拘泥于物体。梁浩的色彩概念非常自由,没有任何障碍。他将梵高和高更常用的色彩加以利用,并与敦煌壁画的绿松石和黄的黑白混合在一起,产生了奇异的美。梁老曾说:“你不能因风景而有精神美,但你可以因风景而体现精神美。”这也是上色的方法。

梁浩从小就喜欢画画。后经梁老悉心教导,以身作则,后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可以说,是梁老的人格和艺术产品对梁浩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此外,他的开悟、深思、恒心和努力,以及对勤奋的回报,才有了今天的优秀作品。梁浩回忆说:“爷爷常说,一个人最好不要把自己的爱好当成事业。一旦走上事业,他就会听从别人的安排,失去很多个人的天性和自由。爷爷一生淡泊名利,老实随性。他从来不为取悦他人而画画。”

据梁玲娟女士回忆,梁天柱先生临终时对家人说:“艺术是我的爱好。希望有人接班,有人接班,有人接班……”我们可以安慰一下梁先生:梁门艺术,瓜花满地。

作者:宋文静,青岛画院理论部主任,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民建中央画院青岛分院执行院长,郝画作——很高兴梁天柱的绘画艺术有了接班人。

张荣达

我对山水画大师梁天柱的墨宝情有独钟。他是中国当代山水画圈的一座山?令人钦佩。

梁天柱的终身职业是外科医生,职业是绘画艺术。1993 165438+10月3日上午,来自首都的近百名画家、理论家齐聚中国国家画院(现中国国家画院),参加由中国画院、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梁天柱山水画展”和“梁天柱山水画理论研讨会”,好评如潮,引起轰动。艺术家张定说,梁天柱是继黄秋园、陈子庄之后,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又一重大发现。

2001 17年6月凌晨,中国画研究院特聘画家梁天柱在青岛不幸逝世,享年86岁。最让亲人印象深刻的是梁天柱临死前的叹息和期待:“艺术是我的爱好,希望有人后继有人,有人,有人……”他带着遗憾和对中国山水画无尽的深深眷恋匆匆离去,如此从容平和。

为了梁天柱艺术精神的传播和对他画作的推崇?我尽力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梁天柱的魔幻山水画?它的精美画作在青岛很难找到。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梁天柱先生生前发自内心的感叹和期望:“艺术是我的爱好。希望有接班人,一定要有人,有人……”。我非常希望他的后人能够继承梁天柱的绘画艺术,让艺术家们在酒泉安息。

前几天,梁老的孙子梁浩打电话来,想邀请我一起坐坐。我和梁浩再也没有见过面,他以前是一家媒体的记者。早些时候,我从他爷爷梁天柱那里知道了他学习绘画的一些经历。那时,梁浩和他的祖父梁天柱住在魏县路上的一个小阁楼里,只有14平方米。爬上它必须经过摇摇晃晃、狭窄的木楼梯,屋顶是倾斜的,所以最矮的人无法直起身来。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梁天柱既是卧室,又是会客室,还是画室。梁浩和他的祖父梁天柱在一个小阁楼里住了许多年。他把爷爷的话牢记在心:“画画的时候,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哪怕画得不好。”所以他首先继承了祖父绘画的风格和气质,不慌不忙,率真随性。梁天柱生前为梁浩题了四个字——“天道酬勤”。梁浩说,这是爷爷对他的鞭策,也是对他的期望。

听说听说?从小学习?想必梁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巧和艺术修养。然而,我从未见过他的画。可能他觉得时机不成熟什么的。

我是青岛市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对字画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我对梁浩有一定的期望?我希望他能成为梁天柱绘画艺术的接班人,这次梁浩邀请我去见他,希望我能对他的绘画提出一些意见和指导。

什么叫不唱就一鸣惊人?当我看到梁浩展出的第一幅画时,我非常惊讶。读完梁浩所有的画,我不禁感到兴奋。梁天柱的绘画艺术有他孙辈的传人。梁浩走进梁天柱绘画艺术世界的深处,从世界的深处走出来自己的风格,令人欣慰。我用八个字来评价梁浩和他的画:美丽而有希望。

梁浩说,他已经很多年没有画画了,但从半年前开始,他的内心涌动,他渴望画画,他忍不住拿起画笔。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几乎是宣泄式的,一幅幅山水画就产生了,几乎一天一幅,而且大多是四尺或者六尺的全纸作品,尺度很大。梁浩敢于画大图,很少避免“克隆”,因为他不强调样本。

梁浩的山水画继承了他的祖父梁天柱的笔墨,并获得了它的精髓。但他并没有一直沿袭祖父的画风,在表现形式上另辟蹊径。他的作品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和激情,他的笔墨技巧融合了他的自然和趣味,他根据他的意思进行成像,并用图像来表达他的意思。他的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有的描绘壮丽山河,云起云菲,西风落日,寒江明月;还有的展示火山爆发、龙卷风风暴等自然现象;尽管梁浩在绘画领域还是一个新人,但他已经崭露头角并日趋成熟?逐渐变得大气?值得称赞。

梁浩的重彩画充满了丰富的艺术想象、独特的绘画语言和随意营造的梦境。墨色厚重润泽,意境空灵深邃,色彩浓烈,激情似火,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赏心悦目。他吸收了西方绘画的透视原理和用光手段,又借鉴了西方印象主义和抽象主义的视觉追求,形成了一套鲜明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技法。纵观他的画,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虚线交响曲,既与西方绘画相通,又与中国传统审美境界不谋而合。乍一看,疏而密,大开大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奇妙。

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锐意进取的人。虽然梁浩已经40岁了,但他有追求绘画艺术的雄心。有一天?梁天柱先生会为后继者梁浩在艺术的广阔天地里被录用而感到骄傲

作者简介:张荣达,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第七、八届特约研究员,原新华社青岛分社社长,青岛市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

寻找自我——读梁浩新作有感

徐修武

我和梁天柱先生是多年的朋友。每每想到天竺先生的艺术执着、大气、豪放,以及他在当代山水画中的独特之处,我都赞叹不已。天竺先生的艺术传承了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面前的天竺先生的孙子梁浩的作品已经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

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的梁浩在他祖父住过的阁楼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多年的耳濡目染,爷爷的亲力亲为,南北名人的指点,都在梁浩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伊山毕业后,尽管梁浩并不在专业岗位上,但他对绘画的热爱和多年的艺术追求常常让他不知所措。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几乎就是宣泄,尽情地宣泄,淋漓尽致地挥洒,直抒胸臆,一幅幅色彩丰富的新作记录了梁浩在这一时期的心路历程。

中国的山水画是继承的。近代的黄、李可染、傅抱石、张大千、林风眠,以及当代的、、、等。,可谓峰峦闪烁。得到祖父真传的梁浩,并没有沿着祖父开创的道路一路走下去,而是另辟蹊径,探索创新,找到了自己的路。如果说梁浩早期的作品还有爷爷的影子,那么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他在“寻找自我”的道路上所做的努力。

纵观本次展览的作品,不难看出印象派的技法被融入到作品中,借鉴了壁画的丰富性,更多的作品融入了意象和抽象的因素,充满了音乐感,体现了当代青年画家对山水画的情怀,印证了梁天柱爷爷所奉行的“无定法”的创作理念。我将把梁浩的这些新作品称为“诗画”。我认为,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梁浩,结合自己的经历、修养、气质,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梁浩的未来有无限春色。

我们期待着...

作者简介:徐修武,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我不是鱼,但也知道鱼的快乐——写在我的朋友梁浩的个展开幕之前。

萧飞

“除了喜欢古龙笔下的小鱼,我对鱼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喜欢养鱼钓鱼,包括吃饭。鱼的姿势是自然界中最美的,也是自由的象征。只要有一点水,它就能生存,只要有一点氧气,它就能生存。我想,如果灵魂真的存在,我希望我的灵魂是一条鱼……”

上面这段话来自我的朋友梁浩的博客。说起来很有意思,我和朋友都不习惯叫他的真名。反而网名“小鱼”是我张口就来的,也是随意流露出发自内心的亲昵和欣赏。

正如古龙小说中的“小鱼”受到大家的喜爱一样,梁浩也是我们朋友中最受欢迎的,不仅因为他才华横溢,举止迷人,更因为他的真性情、真见识,低调、冷静、快乐、透明,让人无法信服。

当我第一次见到梁浩时,那是因为每个人都喜欢乒乓球。他们在网友组织的球类比赛中不期而遇。他们年龄相仿,兴趣相同。自然,许多人说同一种语言。梁浩的温柔和良好的举止为这座优雅而灵活的体育场增添了几分魅力。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有故事有内涵的男人。

果然,赛后,梁浩在网上的总结帖子让我大吃一惊。那一天,我到处看那些充满奇思妙想、才华横溢的机智文章,顿时眼前一亮,如香茗、启迪,浑身上下几乎没有一个毛孔不是畅快非凡的,这是我读古代英雄名篇时才有的享受。球友们和我有同感,半开玩笑半认真,不约而同地奉上一个“桂冠”:打球的人写得最好,写得最好的人才能打球!

然而,梁浩带给我们的惊喜不止于此。我们熟悉之后,我才得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他的画。“去宝山,挥之不去”是对当时感受最贴切的描述。眼前的山水画充满了诡异的骨骼,大胆诡异的色彩,书卷气扑面而来。虽然我是书画门外汉,说不出它们的美,但我也能感受到它们带来的震撼,是那些市面上有名的工匠所无法企及的。

梁浩曾经告诉我,绘画是一种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东西。的确,“画是孤独的”,只有孤独的画家才能克制贪婪,专心艺术,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创作出超越时空限制的作品。这个世界往往贪图合群的快乐,孤独成了超越的专利。

这种自我放纵的孤独并不是梁浩故作清高造成的,而是他长期渗透在道家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造成的。看透人生无常,岁月短暂的道理,千万不要听从别人的建议,重复别人。他一直追求的是走出自己独特的路,哪怕是重复自己,也不能容忍。正因如此,他一度宁愿在觉得难以突破现有创作模式的时候,坚持写作十五年,静下心来慢慢积累沉淀,再寻求突破。

他早期的画风深受祖父梁天柱先生的影响,可以说是传神又扑朔迷离。好像前面有条捷径,估计又快又轻松。但面对众多仰慕梁老的著名画家、艺术家、市场投机者的赞誉和期待,他不仅不为之所动,反而更致力于消化吸收梁老“法无定法”的精髓,画法超脱。

梁老背后也有过很多专门的纪念展览。因为对他画作的认可,以及祖孙联展更吸引人的考虑,主办方经常邀请他挑选一些作品参加展览,但他都婉言拒绝。我理解他不是想“照耀”梁老,靠名声混“熟”和人气,而是想在笔墨之间抒发真情实感,开辟一片新天地。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你就不会理解他这些年的隐居和低调。

其实搞艺术不容易,吃烟花,把心寄托在天上。然而,梁浩给了他的工作室一个“自我满足”的名字。他说:“画画是自我满足,自我享受。喜欢画画的人总想画画。如果他们不画画,他们会很痛苦。如果他们画画,他们会很开心。何必呢?”

只要有一点水就能活,只要有一点氧气就能活。有一条鱼,永远在你的灵魂里自由游动。在艺术的汪洋大海中遨游,无疑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即使是我这样的岸上人,也能体会到鱼的快乐。作为鱼的朋友,请允许我在这里送上衷心的祝福:只有它的单纯和天真,只有它的执着,没有未来;十年一破墙,鱼儿重回大海,重获自由!

作者:肖飞,自由撰稿人

我和我祖父梁天柱的墨迹关系

梁浩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似乎就是为艺术而生的,我爷爷梁天柱也是。“天生”的意思不是指所谓的“天才”,而是指他真的要去做,没有什么能阻止他。所以一路做下去,成为他想成为的那种人...

我的绘画经历和我爷爷是分不开的。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趁着爷爷午休,我蹲在他的画案上,借鉴他平时的画风,画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幅山水画。在我的印象中,那幅画有点像桂林漓江上的象鼻山,青山绿水,江浪上一片帆影。很漂亮。我爷爷成了我第一部小说的第一批观众。他午睡醒来后很惊讶,然后又表扬鼓励我,让我对画画产生了热情。那时候经常描述从同学那里借来的绘本,比如《杨家将》《西游记》《岳飞传》...只要我喜欢它们,我就用硫酸纸把它们盖住。有时候,我会抄《芥子园》。爷爷好像不在乎我画不画。他从不刻意培养我,总是让我的天性自由发展。仔细想想是好事,让我在绘画中保持轻松自由。

那时候我和爷爷住在魏县路上的一个小阁楼里。阁楼面积约14平方米,内置一张长沙发、一个箱子和一张餐桌,四周是蜂窝炉,其余都是贴满墙壁的画框。相框中的图片总是会更新...虽然房间小,生活差,但是很温暖。尤其是每次看爷爷刷掉画案上的龙蛇,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视觉享受。

祖父有广泛的爱好。除了画画和写诗,他还喜欢京剧。作为一个票友,他经常在青衣玩变装。每次朋友来访,他总是唱两段,所以家里一直很热闹。祖父认为他的绘画得益于京剧唱腔,他把自己推崇的程派唱腔节奏转化为视觉上的“线”来表达,使他的笔法有了行云流水般的穿透力。

谈到绘画,我的祖父从不干涉我。他说我画的东西都很好,尤其是我刚开始画的时候。我所有的自信都来自于爷爷的鼓励。他说:“画画的时候,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哪怕画得不好。”所以当我画画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地去写。绘画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这种绘画带来的乐趣,是我爷爷用他潜移默化的教导方式传递给我的。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培养,已经在无形中慢慢造就了我。他一生淡泊名利,率真随性,从不为取悦他人而作画。

爷爷生前特别喜欢给别人改画。有时我废弃的作品常被他拿来再创作,素描,染色,看似随意整齐,但干湿浓淡,疏密虚实,远近高低,笔墨不出法度,意境尽在法度之中。真的是化腐朽为神奇,太神奇了。爷爷说画画没有固定的规律,没有固定的规律其实就是最好的规律。正所谓:“法无定律,然后知法犯法。”爷爷的这些绘画理论和理念,让我在后来的绘画创作中受益匪浅。

祖父晚年多病,常患心绞痛和胃病,故隐居,拒绝社交。然而,只要身体允许,他总是坚持写作,甚至在弥留之际。我觉得他对绘画的热情不是单纯用“努力”就能形容的,而是要用心。用“勤奋”代替“努力”似乎更合适。爷爷生前给我写了四个字——“天道酬勤”。我知道这是他对我的鞭策,也是他对我的期望。

2001 17年6月,我爷爷去世的时候,我正在外地采访。为了不影响工作,家里人没有告诉我这个坏消息。不能陪在他老人家身边,陪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成了我这辈子无法弥补的遗憾。后来听姨妈说,在他去世前的第三天,她坐着轮椅带他去了医院前的小花园。他对姨妈说:“我这样完了吗?”我再也不能画画了吗?让我多活两年,我可以画很多画。”他接着说,“1998年为了救我住院,但是上帝不让我去。这次出院后我会画画。"

就在死前三个小时,他让姑姑扶他起来,用签字笔颤抖着在一张信纸上画了一只大公鸡。这是他的杰作,他心里想画一只大公鸡,却写了一幅风景画。于是,他画了一只山水式的大公鸡,形似鸡,似山,韵味十足,让人过目不忘。我爷爷临终前对家人说:“艺术是我的爱好。希望后继有人,有人,有人……”爷爷带着遗憾和对中国山水画的深深眷恋匆匆离去,那么匆匆,那么从容,那么安详。

时至今日,虽然爷爷已经去世十几年了,但我总觉得他离我很近。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分开过一秒钟,尤其是我拿着毛笔画画的时候,总觉得他那双慈祥的眼睛在默默地盯着我...

作者,,又名小,山水画家。

山水有清声,化为七弦歌。

萧飞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川之间,大道众多。热爱山川的人,往往依靠山川寄托人生情怀和价值观;善于看山川的人,会在山川中领略大自然的神秘和生命的真谛。

自古以来,追求自然自由的文人墨客,常常逃离尘嚣,徜徉在山林之间,寻找山河的清音,森林的高远灵动,笔墨的千姿百态,融化在丹青,融化在一山一谷,寄托在一座亭子里。

很少有人不入乡随俗,他们的天性是热爱自然。松韵石音,水光云影,滋润着在世俗功利影响下日益浮躁粗糙的灵魂,清晨的鸟鸣鼓声,唤醒了越来越受物欲妄想折磨的尘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专心看明月照满山,才听得清泉流石。风景的美是无声的,只有有心的人才能看到它的美,闻到它的声音,得到它的意义。

也正是感谢这样的“有心人”,我们才能时不时地从他们的诗词歌赋和绘画中得到美的洗礼,以他们的洞见和禅意抚慰我们对崇高理想的向往和回归纯粹的用心。

梁浩,一个好朋友,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画他的风景画。他画中的山川,气象浓郁,别具一格。传达出来的意境是飘逸洒脱的,他静静地站在画前。似乎没有太多学院派风格化的常规画法,但画卷的诗意是纵横开合的。这大概是植根于他灵魂深处的文人性格和自由天性所致。

苏东坡称赞王维的诗“有韵味,有画面;观其画,画中有诗”成为对文人画与诗成就的经典评论,也是历代浸润了大量传统文化的文人广泛推崇并努力达到的境界。”梁浩也擅长绘画,但也擅长诗歌。诗画皆好,相得益彰。儒释道三教他都有涉猎,尤其是老庄,无疑对他的创作影响很大。在他的山水画和他的古诗词中,你可以感受到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山水画和诗歌有着天然的不解之缘。山水激发了文人的诗歌,诗歌增添了山水的魅力。山水让诗歌深入人心,诗歌让山水灵气飞扬。每当看到一幅幅触动心灵的山水佳作,喜欢背诗填词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写写歌词的冲动,而当你读到一首幅意象万千的心灵诗篇时,一幅幅梦幻画卷便自然而然地在眼前展开。视觉的享受和文字的美感,眼前的笔墨和脑中的想象,让味觉艺术的享受更加丰富和美好。尤为难得的是,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同时欣赏梁浩为他的山水画所作的诗词,而艺术家自己的吟诵应该能够更准确地诠释和拓展画作的魅力。

山水有清声,化为七弦歌。让我们暂时远离喧嚣,放下尘嚣,在梁浩虔诚的心所创造的奇山怪水中,感受天地自然之美。或许,不经意间,你会发现那种被遗忘已久的诗意浪漫的生活感悟?

作者:肖飞,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