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逝》中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爱情观?
《伤逝》让我觉得王老师比我们很多人看得更远,更真实,更有穿透力。对于男女之间的爱情,王先生有切肤之痛,也有真知灼见。仔细读完《伤逝》,76年前王先生说的话,依然震撼着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年轻人的心。通过对《伤逝》中爱情的解读,我对爱情有了理性清醒的认识。
王老师以他独特的角度和眼光对爱情做了独特的解读:一、爱情需要理性吗?毫无疑问,爱情需要激情和无畏的努力。人生享受爱情的过程,也是一个兴奋和激动的过程。涓生和子君的爱情也是在激情、激动、被激动中开始的。对于子君来说,她用全心全意的爱的怀抱面对生活。“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不能干涉我。”在这里,子君一方面完成了自我觉醒,另一方面也将自己推向了一个非理性的人生归宿。但当他们义无反顾地拥抱爱情时,生活开始迫使他们回归理性。随着涓生的失业,生活的物质基础已经丧失,同居前所有未完成的思考部分都需要他们在这个时候理性的看待和思考。对于涓生来说,他是否有能力在职业生涯结束之前,为爱情准备好一切?不要!子君可以为爱情牺牲一切,但对于涓生,他不能为爱情牺牲事业。总之,物质是爱情的基础。失去了生活的物质基础后,爱情也就失去了依靠。——只是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完全忽略了其他生命的本质。首先是生活。人必须活着,爱是美好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涓生的变心不仅是道德层面上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爱情缺乏理性思考的表现。二、婚姻完成后爱情如何发展?有句话很有道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对于恋爱双方来说,爱情是一种灵魂伴侣,一种两情相悦,一种幸福的男女关系。在同居之前,涓生和子君是一对互相吸引的情侣,是绝对的心灵互动。同居之后,生活变得越来越具象,具象的生活彻底改造了恋爱中的男女。子君和涓生并没有太多心灵上的交流。子君不再像婚前那样热情地和涓生讨论生活和文学。子君感兴趣的是怎么照顾这个家,今天做什么吃什么。在涓生看来,子君越来越俗了。爱情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原本的魅力,涓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开始逃离这座围城。婚后爱情如何发展?鲁迅没有回答,却给了我们一些思考。爱情不仅是双方情感和激情的奉献,更是一种责任感。自由意味着选择,选择意味着承诺。不是你忍受的问题,而是你应该承担责任的问题。
读《伤逝》还有一种感觉,王先生在写自己,在为自己的爱情想象一个结局。那时候,他和许广平有着深厚的爱情和甜蜜。他像一个孩子一样快乐无比。但聪明人终究是聪明人。他终于对他们的爱情表示怀疑。所以他写了《悔不当初》。
鲁迅一生中的真爱经历是许广平带给他的。从世俗的角度来看,鲁迅与许广平的结合存在诸多障碍:从年龄上来说,双方相差十八岁之多;论长相,鲁迅个子矮,没有特别的魅力;论钱,鲁迅不仅家庭负担沉重,而且因为买了北京西三条21号公寓而负债累累。鲁迅虽然在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但由于支持当时的进步学生运动,被北洋政府教育部免去了节俭的职务,甚至面临被通缉的危险。最大的障碍是鲁迅有正式的妻子。如果他离婚,按照绍兴的老习惯,女方会因为“离婚”而受到歧视,后果不堪设想。鲁迅宁愿做一辈子的牺牲,也不愿伤害无辜的异性。但是,许广平仍然积极勇敢地向鲁迅奉献了纯洁的爱情。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与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有着相同的经历,也有着相同的反抗旧社会、旧礼教、旧教育的思想。她和鲁迅当时唯一能选择的路,就是同居。许广平后来对此做了明确的解释:“我们认为性生活除了当事人之外,没有任何束缚,但是彼此意气相投,像同志一样对待,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就没有必要有什么成见。我们不是要打破所有的旧道德吗?所以,如果对某一方面不满意,没必要吵架,也没必要用法律解决。我准备自己谋生。如果没有必要住在一起,我马上就分道扬镳……”(《鲁迅年谱》,原载上海《宇宙风》9月1940期b。
鲁迅和许广平的恋爱过程大致是这样的——他们相识于1923和10。鲁迅也是北京女子师范学院中文系的讲师,每周教一个小时的中国小说史,而许广平是这个学校中文系的大二学生。他们在3月1925,11相遇。当时,出现了反对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的学生潮。徐光平作为学生自治会的总干事,是学生潮的中坚力量。为了缓解时代的压抑,探索中国女子教育的未来,她主动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从此,他们在奋斗中互相扶持,在事业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他们爱上了1925。27岁那年,许广平第一次和鲁迅握手,王先生对许广平说:“你赢了!”鲁迅刚刚写完四天的小说《孤独的人》,已经成为一部充满人生哲理和抒情色彩,以爱情和婚姻一气呵成为主题的小说——《伤逝》。1927 10 10月3日,鲁迅和许广平终于在上海开始了同居生活。鲁迅承认,在他和许广平结合的整个过程中,许广平比他更果断。我仿佛从《伤逝》中的子君身上找到了许广平决定的影子。
如果有一天爱情淡了,如果激情没了,如果有一天钱没了。如果有一天子君回到家人身边,他将永远没有“我是我自己”的勇气。鲁迅笔下的子君如果放下笔,就不再是马,变得和家养的小猫一样乖。如果她失去了他欣赏的气质,他们和他们一起奋斗得来的爱情会去哪里?鲁迅对此持怀疑态度。
鲁迅怀疑爱情带来的感情能否长久。这种怀疑是有价值的。
后来,那匹坏马终于成了他的同伴。给他洗衣做饭带孩子,渐渐放下了打架的笔。所以他们在思想上走得很远。她只是他的一个同伴。她在他身后写的回忆录里,只记录了他琐碎的生活。而他的想法,和她的想法,早就苦恼的发现有这样的距离。
鲁迅先生晚年常常对风中木刻女性沉思良久,对此谁也说不清楚。萧红很困惑,许广平说不清。当然,我们都不知道答案。这是一个永恒的耐人寻味的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鲁迅先生又开始了他的孤独。他总是孤独的,无论是在爱情上还是在思想上。
在我看来,《伤逝》中的涓生是一个面对困难缺乏勇气,性格有严重缺陷,脆弱,忍耐力差的人。子君一直和涓生生活在一起,不再读书学习,而是积极向上,局限于自己小家庭的幸福,无法真正独立。作为一个年轻的知识女性,她的人格和精神应该是独立的,她的情感应该得到支持。生活中不仅有爱情,还有和爱情一样重要的工作和事业,这也是子君和涓生感情失败的重要原因。
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人也是最善变的。涓生和子君爱情的失败再次宣告了个体反抗的无力,女性人格的独立需要经济体制的改革。如果子君能有自己的工作和经济来源,他们的爱情或许还能维持下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恋爱和婚姻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它永远不应该是最重要的。
他们的爱情失败了。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他们缺乏与社会和困难斗争的韧性,最终导致了他们爱情的失败。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应该是第一位的,但精神和感情同样重要。如果人没有感情和思想,那和动物有什么区别?生活条件好,恋爱婚姻不长久,生活条件差。他们也有苦难和* * *的真实感受。每个人都会受伤,生病,死亡。人生所有的坎坷,挫折,挫折,考验,只需要一句话,只需要多一步,只需要多一份坚持,无形的提升,患难见真情。
爱情不应该是条件好的时候,一旦有了变化,马上就动摇。我不认为这是真爱。真正的爱情要经得起困难和时间的考验,值得尊重和珍惜。同样的生活,相似的情节,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结局也大不相同,这就是人性的复杂性,就像一万个人看红楼梦,会有一万种不同的眼光和看法。
当今社会,人们在选择伴侣的时候,很多人都很现实。考虑到对方的家庭条件、经济条件、工作单位,现实的背后是人们生活、物质甚至利益的需求。婚姻不再是纯粹的感情结合,而是掺杂了太多杂质的生意。大家好像都懂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人要活,爱可以附。我无法想象,如果《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么现实,那么千古传颂的爱情可能不复存在。当这样的婚姻面临生活突变时,会不会是那句老话“夫妻本是同林中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去?”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信每一个善良真诚的人都渴望拥有这样的爱情和婚姻。就像同一首歌里唱的:“因为我爱你的爱,因为我吃过你的苦,所以我为你的快乐而快乐,为你的悲伤而悲伤。没有风雨可以躲,没有坎坷可以走,就这样安心的牵着你的手,不去想该不该回头。也许有了公司,这种生活会忙碌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