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有哪些相似之处?

《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思想丰富性不言而喻。而且有一个* * *带有特色,就是王学泰先生说的,这两本书是“流浪者意识和思想情感的载体”。从《水浒传》中所谓的“替天行道”的思想,到《三国演义》中对曹流的评价,都体现了民间正统与专制政治思想的调和,从“聚义堂”的名称到“桃园作爱”的记载,都体现了流浪汉的江湖意识。在同〈三国演义〉的批判中,李馨雨和王学泰对这两本书的批判,把大量笔墨放在他们的“忠义”思想上。《三国演义》中的忠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关羽的形象上,而小说中的关羽和历史中的关羽无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当时在普通人的认识中,小说中的关羽早已取代了历史中的关羽。

其实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那就是小说的形象减去历史的真实,等于小说创作时代的思想状况。也就是说,《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形象充分反映了宋元明清社会化后儒家忠义的真实面目。水浒忠义是流民社会不可或缺的江湖道德。“忠义”中,“忠”属于君臣关系,“义”属于朋友关系。统治者总是宣扬“忠”,江湖人总是宣扬“义”。“忠”是梁山好汉最终接受和平的基础,“义”是梁山湖建立的基础。就这样,儒家思想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被异化了,成为一种束缚社会关系的无形纽带。“忠义”情结至今仍在我们心中投下重重阴影。从我们对这些通俗小说理念的推崇,从电视电影中各种帝王剧、官剧的繁荣,证明今天的人在内心深处还是认可那种扭曲的价值的。我们的英雄观和审美观也打上了流浪汉思想的烙印,《三国》《水浒传》不在我们心中。陈的来历沙龙读书指导解药

王学泰、李馨雨在新作《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批判中,认为中国有许多所谓“经典”需要解毒,学者应延续五四时期所倡导的价值重估,揭示“那些野蛮、残酷、反文明、反人类、与人类健康文明相冲突的”,重新评价所谓名著(李馨雨)。王学泰继续他对游民文化(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的研究,并对《水浒传》中的农民起义进行了批判。

民间有句谚语:你千万不要读水浒传,但你千万不要读三国。大致说来,因为年轻人血气方刚,读《水浒传》容易激发叛逆精神;老人们阅历丰富,看完三国,会一路流入尹稚。显然,人们对《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特点和影响并非一无所知。在知识相对匮乏的年代,水浒、三国等通俗小说,文人改编的戏曲、歌谣,是农村人唯一的文化生活。即使是这样的书,也不是所有人都看的。鲁迅小说《风波》中的赵因为读过《三国演义》而成了一个地方秀才。更多的文盲是通过戏曲、评书了解《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更不用说对历史的系统了解了。于是,文学中的人物取代了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人物形象符号化、类型化,成为判断善恶善恶愚的标准。

参考:新京报,2004年5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