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疯了~心理学家书评

好朋友仲夏写的书评。

我经常这样想:如果我疯了,我会知道自己疯了吗?如果我知道,说明我还有意识,没有疯;但如果我不知道,谁能说我疯了?这个悖论或许不难理解。在那些“疯子”的眼里,也许我们就是一群疯子。世间万物都是虚无的,他们是剥丝剥茧,去伪存真的智者,他们头脑中处理的信息比我们这些囿于现实的人多几个数量级,他们比我们更接近这个世界的本质。

所以佛教提倡“唯心三界,一切法只是知”,认为一切外在条件、外在规律都是“内知”的实现,正是在肯定心理学的力量。一个简单的想法可以在心中生根发芽,最终对现实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些观点在我阅读郁忠的新作《心理学大师》时得到了印证。书中刻画的一个真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能量大到让我害怕。

其实刚拿到《心理学家》手稿的时候,我就觉得像是90年代的小说。故事中的人物、地点和对环境的描述没有显示出当前时尚的痕迹。也许这就是作者的初衷。他不是放置流行元素来建立代入感,而是依靠剧情来建立心理健全,直击读者内心。故事从一个连环杀人案开始。凶手秋凌利用沈飞死去的妻子戈文,也是她年轻时的情人,一步步引诱主人公沈飞向深处,企图揭露和摧毁沈飞的内心世界。一次又一次被击倒后,沈飞重新站起来,继续与秋凌对抗。这也是这本书最大的看点:一对都是心理学家的对手之间的心理战。两人的决斗也充满了宿命论:当文戈埋下盒子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注定。沈飞拼命探寻文戈自杀的原因以及她和秋凌之间不为人知的过去,更多的秘密只有秋凌才能揭开。

郁忠(笔名雨)的作品一直以饱满的人物塑造和恰当的叙事节奏取胜,而我更佩服的是贯穿整篇文章的画面感。《心理大师》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仅会担心人物的选择和剧情的突然转折,还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书的空间,仿佛在那个密不透风的审讯室里盯着两个人的眼睛,揣测他们对彼此的揣测,捕捉空气中迅速交换的信息,仿佛站在长长的铁轨旁,看着穿着红色连衣裙的文戈静静地躺着。是的,文戈身上的谜团越多,人们就越无法阻止沈飞和秋凌。

心理学硕士即将出版。作为一个幸运的读者,我可以在这本书与世界见面之前先睹为快。相信很快全国各地的读者都会陆续进入这个奇妙的心理世界,为沈飞、秋凌、戈文的爱情和命运叹息。

既然这样,祝《心理大师》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