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8):孙膑与庞涓的世仇导致了魏国的衰落。
这场战争因为两个主角庞涓和孙膑之间的个人恩怨而一直具有强烈的戏剧性。经常在影视作品中被描绘成善良的孙膑和阴险的庞涓之间的复仇之战,是正义的齐国打败邪恶的魏国的战争。但事实是,齐国巧妙地利用了魏、赵、韩之间的矛盾,削弱了一统天下的魏国,一举击溃了魏国在马岭的主力,可以说是渔翁得利。齐国打败魏国后,这个国家成为东方的一个大国。
在齐威王的统治下,齐国欣欣向荣,而魏国在吴起离开楚国后已经走上了下坡路。两个大国的碰撞在所难免,而从整个趋势的发展来看,齐占上风似乎也是必然的。因此,魏之败不是庞涓一人之错,齐之败也不是孙膑一人之功,这是大局使然。
但往往传说中的复仇故事最能吸引人的眼球,尤其是当这些故事是围魏救赵、降厨等成语典故时,真实的历史逻辑就变得黯淡了。也许,所谓的英雄创造历史就是指这样的情况。
孙膑和庞涓是同班同学,关系很好,但一毕业就反目成仇。庞涓设计砍掉孙膑的脚,差点害死他。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孙膑的天赋太高,庞涓嫉妒。这是一个相当血腥的情节,就像一部二流畅销小说的情节,却赫然写在我们的正史上。
《资治通鉴》是这样写的:
当初孙膑和庞涓都是学兵法的。庞涓以魏为将军,自以为不及孙膑,遂召之。最后双脚被法律砍断,是要被终身抛弃的。
据史书记载,孙膑是孙武的后代,两人都是齐国人。他的名字叫“郭”,因为他在魏被鞭打,双腿残废。他的真实姓名不详。但《史记·资治通鉴》记载,他所受的刑罚是“砍断双脚”,即砍断双脚,并在脸上纹身,以标明罪犯的身份。砍掉双脚应该叫“鞭笞”,“鞭笞”就是把膝盖骨挖出来。孙膑应不应该叫“孙厝”?至于孙膑是没有脚还是没有膝盖骨,我就不继续探究了。
后人盛传孙膑和庞涓一起向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先下魏国当了将军。鬼谷子是神一般的人物,史书只记载他是苏秦和易昌的老师。但是苏秦和张仪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家,所以鬼谷子教的知识应该是纵横的。那他为什么去教孙膑和庞涓兵法?关于鬼谷子的传说很多,但在正史中很难找到踪迹。我的猜测是有人为了让孙膑和庞涓的故事更有戏剧性,故意在故事中加入了鬼谷子这样的人物。不然孙膑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天赋,庞涓怎么会这么怕他?正所谓师出高徒,有神一样的老师指导才顺理成章,让故事读起来更可信。
庞涓当上将军的时候魏国是什么状态?当时魏国的君主是魏惠王。魏国在魏文侯的统治下成为中原的霸主,魏国的霸权从魏文侯和魏武侯延伸到魏惠王。魏的国力真的是如日中天。就连后来统一全国的秦国,也被夺走西河之地的魏国吞并,也不敢正面作战。庞涓作为魏国的将军,是一个有权势的人,但是他认为孙膑的能力比自己高,他嫉妒,所以把孙膑引诱到魏国,然后陷害他,砍断他的脚。
这是一个非常戏剧性的情节。看来天下有才之人,非庞涓莫属,非孙膑莫属,颇像“生于焉,焉知非明”的味道。。但是从常识来思考,就说不通了。世界上有很多有才华的人。庞涓为什么要盯着自己的同门师弟?除非之前他们之间有血海深仇。庞涓作为魏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里的将军,会面对很多比孙膑危险得多的政敌,而孙膑是应届毕业生。我们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除了人才,更重要的是各种人脉、关系、情商等等,还有背景情况、机遇。像孙膑这样的基层,庞涓怕什么?另外,如果庞涓真的是这么狡猾无情的人,为什么不干脆一劳永逸的杀了孙膑,天天留他活口试探他的罪责?
《子·同治简》继续记载:
齐国使者到了魏国,孙膑称齐国使者为罪犯。祁使者偷了它。田忌善良好客,向魏王进谏。魏王问兵法,以为师。
齐国使者访问魏国,秘密会见罪犯孙膑,然后把他从齐国解救出来。后来,孙膑被田忌介绍到齐威王,齐威王尊为师。田忌赛马的故事,发生在孙膑逃到齐国后,住在田忌的时候。那么问题来了,孙膑能做什么?齐国冒着与强大的魏国发生外交纠纷的危险,偷了魏国的俘虏。要知道,当时的齐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肆无忌惮地对抗魏的地步。就因为齐国的使者偷偷见了孙膑,被大自然给惊呆了,未经允许就让齐国冒这么大的外交风险?想想孙膑的履历。零工作经验,一个残疾人,有前科,有竞业限制,他跳槽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不可信。我再虚构一个情节可能更符合逻辑。孙膑是齐国人。他为什么去魏找工作?因为孙膑是齐国派来的间谍。通过与魏国大将庞涓的同学关系,成功打入魏国政治核心。没想到,他被新闻抓住了,被捕入狱。要不是庞涓年的同学之谊去朝鲜斡旋,孙膑早就没命了。事情发生后,齐国展开了积极的营救,终于成功地把已经变成残废的孙膑带到了齐国。或许庞涓也帮了忙。孙膑因其贡献而受到齐威王的高度评价。?
不管怎样,孙膑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帮助齐威王打了两次关键的反魏战役,彻底结束了魏国的霸权,并迫使魏惠王去了齐国的徐州,尊齐威王为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徐州襄王,我们在下一篇文章里会讲到。
先说这两场战役,桂陵之战和马岭之战。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征服了赵国,并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魏、韩作为三晋,为什么要分裂这个联盟?想当年如日中天的时候,赵国和南朝鲜都是跟着魏国走的。三晋作为他们的兄弟,为什么要打起来?说到魏惠王的登基。
公元前371年,“魏武侯未能立太子,子公争斗缓慢,造成国内混乱。”这里的儿子是魏惠王。魏国内乱两年未平息,赵、韩乘机“联手攻魏,乱战,破之,围之。”赵提出要杀子苟,让公媾和,让魏割地。而韩国则提出将魏国一分为二,以削弱魏国。无论哪种方式,对魏都是致命的打击,会把魏国降到二流国家的水平。被昔日的弟弟赵、韩所灭的,是否也感受到了智伯的感受?但可笑的是,两国居然没有达成一致,相继撤军。因此,苟为了国王的利益,杀了公仲,慢慢地站了起来。
第二年,重整国力的魏惠王打败了汉陵和淮,充分显示了魏国的实力,但也意味着三晋联盟的彻底瓦解。此后,赵似乎积极与外部势力勾结,以遏制魏国的势力。公元前356年,赵、齐、宋引起了魏国的警觉,于是发生了魏国围困邯郸的战争。根据网上的资料,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赵对魏的盟友的攻击,但在子简中没有这方面的记录。唯一的记载是,公元前372年,魏武侯去世前一年,“赵伐魏,取京师为七十三”。可见当时魏内政不稳。
为了解决赵国的围困,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大将军,率军出征。但孙膑以自己是罪犯为借口拒绝当将军,就把田忌当了将军,让孙膑当了参谋,类似军师。田忌打算率军直取邯郸,被孙膑阻止,于是上演了围魏救赵的经典故事。但实际上,齐军虽然攻打了魏国,但并没有率先攻下魏国,也没有阻止魏军夺取赵国的首都邯郸。魏军占领邯郸后,齐军在桂陵地区成功阻击魏军,击败魏军,甚至活捉了大将庞涓。然而,《资同治鉴》并没有记载庞涓被捕的经过。
这一战魏国的主力并没有被消灭,齐国的胜利只是局部的胜利。赵国的首都邯郸仍在魏国手中。两年后,魏和赵在漳水结盟,魏把邯郸还给赵。给魏致命一击的马岭之战,要等到13年以后。
公元前341年,魏国这次开始进攻韩国,韩国紧急派人向齐国求援。关于是否帮助韩国,齐国内意见分歧,朝中两派。一派以成侯邹忌为代表,主张不干涉他国战争;另一派以田忌为代表,认为魏国吞并韩国会对齐国造成很大的威胁,应该尽快解救。孙膑站在田忌一边,但主张稍晚一点,等魏国和赵国都筋疲力尽了,再把好处都收走。孙膑的战略充满了现代地缘政治。
因此,齐威王答应了朝鲜使者,但他留在原地。在齐国的许诺下,韩国放弃了与魏国和解的念头,抵抗到底,屡战屡败。五战皆败后,韩国濒临崩溃,救国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齐国身上。直到现在,齐国以田忌为大将,以孙膑为师,出发直奔魏国,重施围魏救赵之策。于是庞涓放弃了对韩国的进攻,回国了。以太子沈为大将军,魏国重新组织了大量军队,准备迎击齐国的军队。
此时,孙膑给了田忌一个方案,就是著名的减厨方案。孙膑要求田忌把士兵每天吃饭的灶数减少一半,撤到北方。也就是说第一天剩下65438万个灶,第二天5万个灶,第三天2万个灶,以此类推。庞涓看到敌人留下的火炉喜出望外,认为齐军逃兵数量多,减员严重。于是我离开了主力步兵,带着它的轻灵和锋利一路追了过去。此时,孙膑早早在马岭路设下埋伏,等待庞涓被困。《紫同治剑》的这段话很精彩。
“孙子,什么时候晚上去马陵。马岭路狭窄,旁边障碍物多,可以伏击。是棵大树,书上说“庞涓死在这树下!”“所以同师善射的弓箭手都蹲伏在路中间,黄昏时火起。庞涓夜里去了那棵树,看到了那本白色的书,用火点燃了它。还没读完就什么都没了,魏师范就什么都没了。庞涓知道自己被敌人打败了,但是他却弄巧成拙。他说:“所以他成了一个正直人的名字!”齐国大捷打败了魏氏,俘虏了太子沈。"
这更像是电影场景。孙膑要写“庞涓死在这树下!”,充满了复仇的快感,让读者看着就喊。但真实事件往往没有这么戏剧化。无论如何,经过这一战,魏国元气大伤,齐国成为东方霸主。
孙膑自杀前为什么会说这样一句话?我一直很疑惑。很多人解释说,这说明庞涓至死都不服气。但桂陵之战和马岭之战,庞涓在两场战争中都被孙膑彻底击败,而且最早也承认自己不如孙膑。为什么他还是不服气?尤其是庞涓,作为一个以孙膑为耻的人,在孙膑死前不会对他有丝毫的愧疚和悔恨吗?无论如何,你都不应该说“我成了竖子”这种话。这显然是对孙膑极度鄙视的辱骂性言论。庞涓作为同门弟子和两国权贵,不可能对孙膑的身份产生轻视之感,这只能是对孙膑的行为。那会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段:
那一天,齐桓公和曹刿坐在一辆战车上,在北斗和琦君交战。庄公正要下令击鼓。“现在不行,”曹刿说。”等到琦君三次击鼓之后。哎:“是啊!“琦君被彻底打败了。他们的公爵下令让马去追那匹马。”“现在不行,”曹刿说然后下了战车,看了看琦君车轮的痕迹,爬上战车,撑着战车的前栏杆看了看琦君的队形,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对琦君的追击就被追击了。胜利后,国王问他为什么会赢。他说:“战斗需要勇气。意气风发,然后没落,三精疲力尽。我是疲惫的,我是过剩的,所以我会克服它。大国是不可预测的,也是令人恐惧的。我视其为乱,看其旗,故追之。
没错,这就是《左传》中众所周知的曹刿之辩。这场春秋时期鲁国和齐国的战争,和上面的桂陵和马陵之战相比,实在是太幼稚可笑了。但是,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注意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战争是礼仪之战,是贵族之间的战争博弈。部队“列队击鼓”,按章办事。但到了战国时期,军队从贵族武士变成了农民步兵,战争不再讲究什么礼仪规则,只看胜负。
孙子曰:“兵者狡猾也。”。作为齐人的孙子,他没有在自己的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却去了蛮族国家吴国得到重用,或许是因为春秋时期的中国贵族对这样的兵法非常不屑。但是到了战国时期,一切都变了。
马陵之战第二年,商鞅率领攻打魏,魏公子打头阵。商鞅诱骗公子进行外交谈判。经过商议,傅家实在酒桌上攻打公子,然后打败魏军,夺回被吴起抢走的西河之地。商鞅这种无视最起码的外交规则,完全违背诺言的行为,可以说已经穿透了道德的底线。这也让我们看到,战国时期的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已经沦落到了弱肉强食的丛林级别。
也许庞涓是最后一个贵族精神的守护者。守战应该是两军的公开对抗,是勇气之战,而不是无耻的阴谋。于是,对于孙膑的“诡计”,庞涓鄙夷而不服气。
就成了竖子的名字!也许这句话是春秋时代贵族精神的余晖。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