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现代小说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优良传统,借鉴了其他国家小说的宝贵经验,并随着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而发展,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五四前夕,鲁迅写了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小说《狂人日记》,之后又写了《孔乙己》、《药》等。十四部小说被编为《呐喊》。然后创作了《祝福》等十一部小说,编成《流浪》。鲁迅写小说时,“意在暴露自己的病情,引起医疗的注意”(《我怎样开始写小说》)。他的短篇小说取材广泛,塑造了各种类型的典型人物,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和封建礼教,揭示了旧社会疾病的根源,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尤其是《阿q正传》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意义深远。阿q受到了来自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残酷压榨和严重伤害。他从被压迫者的纯朴中欢迎革命,但他不理解革命。最后被混在革命中的反动势力当作强盗杀害,反映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唤醒农民意识的重要问题。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虚幻的胜利代替实际的失败,未能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处境,概括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各类人的病态心理,揭露了“人民的弱点”和旧社会的根源,能引起治疗的注意。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27大革命失败后茅盾开始写小说。《月蚀》包含《幻灭》、《彷徨》、《追求》三部中篇小说,每一部都是独立的,有着不同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当时一些知识青年所经历的曲折痛苦的历程;《虹》展现了女主人公走出家庭牢笼,走向集体主义的道路。《路》和《三边》展现了在严峻的白色恐怖下,青年学生逐渐觉醒参与斗争的过程。这些作品标志着茅盾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的进步。1932前后,茅盾写了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子夜》,著名的短篇小说《林家堡》、《春蚕》。《林》反映了当时民族工商业岌岌可危的状况,《春》则表现了当时农民丰收、债台高筑的命运。1941茅盾写了《腐败》,控诉特务组织残酷镇压进步青年。《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它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资本家赵的矛盾斗争为全书主线,以上海为中心,反映了1930前后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矛盾斗争,表现了革命力量的蓬勃发展。它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尤其是吴荪甫,一个典型的民族资本家。吴荪甫野心勃勃,精明坚韧,果断无情,有发展民族工商业的远大抱负和勇气,但最终还是逃不出赵的魔爪,几乎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悲剧命运。子通过塑造典型的吴荪甫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破产的必然性,并暗示只有参加工人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才能有真正的出路。茅盾的《紫》等不朽作品及其文学活动,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1929年初,巴金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死》,表现了在上海北洋军阀的血腥统治下,一些知识青年寻求社会解放之路的苦闷和挣扎。“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一部侧重描写人物在爱情中的性格表现,一部侧重描写革命与爱情的关系,三部爱情描写较少,侧重表现一个城市激进集团的反军阀斗争。上述作品中的青年主人公都是旧世界的审判者,但他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反映了当时许多知识青年类似的矛盾和苦闷。《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它以五四运动为历史背景,联系成都的社会环境,表现了封建大家族高家的生存状况,表现了封建阶级成员的顽固、颓废和残酷,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和冲突,以及他们与觉醒青年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暗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它塑造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作为旧制度捍卫者的老高漫和柯明形象,放荡可鄙的柯安和丁可形象,用死亡表达反抗的冯明和舒针形象,觉醒反抗的觉慧形象,内心矛盾的觉新形象。觉慧无所顾忌地离家出走,固然闪耀着叛逆性格的光辉,但觉新这个典型的内心矛盾的形象更为深刻。觉新深受旧道德的毒害,也受到新思想的触动。他庇护反抗封建秩序的弟妹,帮助他们逃出家庭的牢笼;然而,他虽然明白伦理道德、传统和迷信已经夺走了他最心爱的梅和瑞珏,夺走了幸福和前途,他却总是听天由命,痛哭流涕。“长子”的特殊身份使他背负了沉重的精神负担,成为封建家族制度的殉道者。觉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艺术典范。巴金以《激流三部曲》等优秀作品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地位。
另外:欣赏文学小说,主要欣赏典型人物。要欣赏典型人物,就要把故事的发展拖住,努力理解作品中很多人物描写的表现力。要在脑海中展开故事情节,展现生活图景,展现人物形象,展开人物活动,铺开相关人物语言和动作所反映的矛盾斗争,并试图理解典型人物语言和动作在这种矛盾斗争中的表达意义,深刻理解典型人物的人格特征;从与活生生的人物的接触中,我们被形象所感染,从对人物性格的体验中,我们可以理解人物性格的典型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