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一词出自哪里
表里山河一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表里山河,汉语成语,拼音是biǎo lǐ shān hé,意思是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杜预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造句:
1、川蜀表里山河,成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
2、山西地区“表里山河”,地形复杂,境界分明,灾害的发生更具特点。
3、吴起犀利的眼光终于在表里山河的魏国大地上定格,带着他的求职简历,去找魏文侯面试。
4、通过阵门,便可以在表里山河大禁中,快速来去。
5、并州表里山河,地形复杂,高山大河分布,亦是足以左右整个关内形势的战略要地,一直被视为异族进攻中原的跳板,中原抵御外侵的堡垒。
6、尧舜禹汤是我国最早的几个帝王,他们都在山西这片表里山河建都。
7、北纪之东阳,表里山河,以蕃屏中国,为毕分。
8、被如此凌厉霸道的流毒摧残,地面上的表里山河禁早被破除殆尽,极恶老祖手中那些与禁制表里一体的紫竹签,根根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