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如何体现人文主义?
所谓人文主义,就是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关心人的个性,注重强调和维护人的尊严。神学美学认为至高无上的美是上帝,而人是丑陋的生物,有着原罪。而人文主义者则极力赞美人类的美。
但丁,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之一,以其长诗《神曲》而闻名于世。恩格斯评论说:“封建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资本主义时代的开始是以一个伟人为标志的,这个伟人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个诗人,也是新时代的第一个诗人”。《神曲》充满了诗人孩童般的忧虑和对爱情的热情赞美。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对现实世界无知的人文关怀。《神曲》的进步性表现在对中世纪蒙昧主义的批判和对文化知识及人类天赋和智慧的赞美。诗中对希腊罗马的诗人、学者十分推崇,视罗马诗人维吉尔为导师,称其为“智慧之海”。但丁不仅要求理性的解放,而且要求感情的自由。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大师。《哈姆雷特》中有很多充满激情的句子,赞美人类和人性的美好。对人类充满理性的信念:“人类是多么伟大的杰作啊!”多么高尚的理由!多么伟大的能力!多漂亮的乐器啊!多么优雅的举动!行为上多么像天使,智慧上多么像神!宇宙的本质!万物之灵!“在《哈姆雷特》这部剧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作者刻意把自己心目中的典型人物塑造成英雄的别出心裁之处:哈姆雷特很有心计,敢于在敌强我弱的恶劣形势下针锋相对,打破了汉奸国王设下的所有陷阱:一是揭穿了普罗尼尔斯和罗森格兰的间谍、监视的诡计;让女王发现了善良;然后用“开关计划”除掉汉奸王的两个棋子,粉碎了“拿刀杀人”的阴谋;最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双重陷阱——毒剑和毒酒还给汉奸王。在每一轮斗争中,哈姆雷特都显得高大。所以有评论家说哈姆雷特是“巨人”悲剧,不无道理。总之,《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是生长在欧洲文艺复兴土壤中的一朵不可战胜的艺术之花,直到今天依然散发着它独特的芳香。
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倡导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教会束缚人的思想;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抛弃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的基础;支持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赞美人体之美,宣称人体的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并将其运用到建筑上。虽然一系列的绘画和雕塑仍然以宗教故事为主,但它们都展示了普通人的场景,并将上帝拉向地面。
人文主义赞美世俗而鄙夷天道,标榜理性而非神的启示,肯定“人”是世俗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文学艺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要求科学为人民谋福利,要求教育需要人的个性,要求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主张个人自由,因此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进步作用。
文艺复兴代表的人文主义是相对于中世纪的禁锢而言的。人性、博爱、自由都在他们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尽管大多数油画仍然反映宗教主题,但它们已经脱离了中世纪的风格化,具有了个性和人性。图中虽有神,但影射的是活人的特征。如果我们回头看看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艺术家的绘画、雕塑和文学,就能更直接地感受到人文主义者对人的美、人的美、人的美的热爱和赞美。这些都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充分表达人文精神与艺术作品有机结合的时代精神,为推动文艺复兴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