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小说的格式和写法是怎样的?

(一)“横切悬念,闪回事件”的方法

这意味着作者为了避免讲述一个直白的故事,在小说的第一段设置了一个悬念,把整篇文章笼罩起来,故意给读者制造一个谜题,以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比如湖北日报7月5日1964发表的《一双明亮的眼睛》就采用了这种手法。本文开头是:夜,黑暗,不透明。我(主角)去了一个生产大队。因为第一次去,芦笙,又没有月亮星星,又没有带手电筒,真的很着急。就在这时,我遇到了一个住在我要去的大队的队员,把我领走了。一路上,他后来说:“同志,注意,前面有沟!”过了一会儿,他指给我看:“同志,注意左边的口塘!最后,当他进村时,他指着一条小巷说:“那住着我们的队长。他会问候你的。“可是第二天早上,我从船长室出来,看见一个壮实的中年人,提着水桶,哼着轻快的曲子,向稻田旁边的堰塘走来。当他走近时,我瞥了他一眼。嘿,多好的人啊!他怎么会瞎呢?就这么想着,我就看出他不太在乎在地下池塘里挑水。我大吃一惊,喊道,”...这是一个池塘,不要掉进水里。”他转过身来,眨了眨眼睛,仿佛看见了我:“你不就是昨晚我给你带路的那位同志吗?".....看到这里,读者不禁要问自己:他瞎了吗?为什么可以这么利索的在晚上把人领走?为什么他比有眼睛的人的“眼睛”还要亮?这叫“切入悬念”,下面就等着作者的“闪回事件”了——读者还得接着看。

(二)“意料之外,合情合理”的方法

世界艺术大师卓别林有一句名言:“我总是试图用新的方式创造出人意料的东西。”如果我相信观众期待我走在街上,那么我会跳上一辆马车。”(引自卓别林——伟大的流浪汉),这告诉我们,第一步,要巧妙地“惊喜”创作结构。但更重要的是,描述的情节必须合理。所谓“合理”,就是这种“惊喜”与小说中人物的发展合拍,符合客观规律和生活逻辑。这不是荒谬的,也不是虚构的。一波三折,顺理成章。比如美国作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就非常巧妙地做到了这一点。这个小故事是关于美国的圣诞节的。一对恩爱的情侣准备互赠礼物,都想买些让对方惊喜的东西。妻子看到丈夫有一块祖传的金表,却没有手镯,就把自己最珍贵的金表长女剪掉卖了,用卖金发的钱买了一条表链。丈夫呢?看到妻子有一头漂亮的金发,却缺少一套合适的昂贵的梳子,她卖掉了祖传的手表,一直陪伴在身边,她也非常珍惜,用卖手表的钱买了一套漂亮豪华的梳子。结果两人一见面,丈夫拿了妻子送的新表链,手表不见了;妻子从丈夫那里拿了一套新梳子,她长长的金发不见了!这对夫妇不得不相视苦笑。在这里,虽然有给故事主人和读者的“惊喜”,但都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们夫妻恩爱胜过对“金发”和“表链”的感情。而“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世界,对于下层小人物来说,只能是这样一个辛辣的结局。

(3)“淡化情节,分散形式”的方法。

表面上看,这种创作方法没有意料之外的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一直是淡淡的氛围。但是,在这种直白的叙述中,有攻击灵魂的感情;在这淡淡的苍凉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生命魅力,往往是“无情”而更深情,无声胜有声。比如张杰的《摘麦穗》,讲的是一个农村的小女孩,家里很穷。每年夏天收割小麦的时候,她总会提着一个篮子,在已经打完麦的麦田里摘麦穗。这时,来了一个卖麦芽糖的老大爷。其他孩子用捡来的麦穗和老人交换糖,但是小女孩舍不得。这位老人经常免费为她敲糖果。别人嘲笑她,说她要嫁给这个老头。她不太了解,老人也觉得没什么。大家都只是开开玩笑,再也不提了。可是她——这个小女孩,在老人没有再来卖糖的时候,她在村头等着,等着...她在等什么?就为了吃老人的糖果?不,这里面有一种说不清的味道,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情感……这叫“形神相聚”,是一种“无结构”的结构,是一种内在精神编织的“复杂”风格。

(四)“一石二鸟,一点两面”的方法

作者在写小说的时候,看似导演剧本的导演往往会让舞台上的角色拿着这样或那样的道具。一个好的导演,会用这个“道具”拍出不止一个角色,还有很多和这个“道具”相关的角色;让矛盾双方而不是一方来处理这个“道具”。这样就可以从这个“道具”中挖掘出人物的精神世界,揭露生活的本质,完成作者对这一发现的美学思考。当代英国作家斯坦·巴斯托的短篇小说《二十先令的银子》就是如此。我们看到“20先令银币”本身就是作者的一个道具。利用这个道具,作者先是让文章中有钱的梅斯顿夫人故意把它装进一套衣服里,然后让她的仆人福迪克夫人把这套衣服送到洗衣店,但坦白说,在送到洗衣店之前,她得翻出自己的口袋。福迪克是个穷人,丈夫瘫痪,急需用钱。这枚银币该给她带来多少欢乐:你可以给你可怜的丈夫买水果、香烟和一瓶酒;也可以买一些非买不可的衣服...而梅斯顿太太希望福帝克悄悄地把这枚银币藏起来,花掉那二十先令,然后她会要求福帝克付钱。如果Fordyck付不起,她的目的就达到了,证明穷人是卑鄙的穷人,她是高尚的。你看,用了这个道具,作者自然是一举两得。既展现了世界上穷人的物质贫困,也揭露了富人的精神无耻,深刻揭示了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残酷!这部小说的结局是:经过一番艰难的思想斗争,福迪克太太终于没有用上这笔“陷阱”钱。梅斯顿夫人一问,她就颤抖着把它还了回去...但这枚“二十先令银币”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5)“偶然中必然,偶然中必然”的方法

小说作家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隐藏在偶然中的必然性,并将这种必然性运用到小说创作中。能引起读者寻根究底,津津有味地追随,能揭示生活中不易发现的本质意义。例如,法国小说《项链》的作者莫泊桑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技巧。故事是这样的:卢瓦尔夫人,一个店员的妻子,为了赢得人们的好感和羡慕,在准备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时,向女友借了一条项链戴上。那天晚上,项链和她的美丽真的让她眼前一亮。没想到,她高兴得在回家的路上把项链丢了。为了赔偿项链,她不得不承受经济压力。经过十年的努力,她和丈夫还清了买项链欠下的债务。谁知,就在她还清债务后,发现借的项链是假的。真是一夜风头得十年苦,一时虚荣得半辈子苦。这一系列“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债”——“发现项链是假货”的情节,无不掩饰着“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6)“银线串珠,点数一线”法

今天的现代主义小说家面对一些人的精神危机有一种恐惧感。所以他们常常用生活中没有出现过的荒诞的、超现实的、纯粹主观的“抽象”的东西来编织和描述——来体现他们的世界观。

而且,在写作中,从表面上看,往往是割裂的、意识流的、难以理解的。但细读之后会发现,这些小说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对比、相互融合的。堪称“银丝珠玑,计点一线”。如美国作家亨利·斯利萨的短篇小说《之后》。它反映了核战争的恐怖,谈论了核战争后的世界。核战争现在还没发生,怎么形容?现代主义作家用它们来打碎当代世界的“碎片”,主观荒谬地讲述。* * *之后分为医生、律师、商人、长官四个板块。这个医生、律师、商人、长官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看似无关紧要。但“博士”一段说的是,他曾经教授模因论,培养学生发展完美记忆,并已出版了6本这方面的专著。但是核战争之后,他失业了,人们也不想再记起这件事了。核战争的恐怖让人不敢记!所以,他不得不教“速成课”——“如此难以忘记”。《律师》那段说:以前杀人犯都判死刑,但是核战争后人口减少了90%,七个孤独的日子里的比例是800: 1。所以这个男杀人犯现在的死刑是:娶18个女人,使他的妻子总数达到31。《商人》一段讲述,他以为核战争后,死了很多人,服装产品销量会一落千丈,但一位优生学教授告诉他,由于原子辐射,一个孩子有两个头,接近出生总数的65%。所以包括帽子在内的服装产品会逐渐畅销,供不应求。商人们松了口气。《酋长》这一段讲述了几个文明的白人为了躲避原子辐射毒害,跑到了一个偏僻的孤岛上。他们带走了一个仪器——一个有小孔的金属物体。任何一个有原子辐射毒的人,只要看一眼就会发出声音。这些白人与岛上的土著酋长会面后,用这种仪器进行测试:当时岛上的土著对准仪器,仪器一片寂静;白人看着乐器,乐器在尖叫。白人喜出望外,要求留下。但是当白人进入村庄后,酋长下令杀死他们,并和他的人一起吃他们的肉。水果被原子辐射毒感染,然后仪器响起。从此,原子辐射毒无处不在。这四集语无伦次,堪称“笔断意不断”,由四个不同的荒诞方面串联起来,反映了核战争后世界上某些阶层的心态。现代主义作家就这样披上了他们对当下和未来的人生观。

(7)“明线和暗线-双环连接”的方法

这种小说手法就是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从人物中引出一个人物,从一个故事中引出一个故事,既使两个人物和两个故事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又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促进了主题的深化,如鲁迅写的小说《药》。故事的明线是:清朝末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都说吃血馒头治病就好了,于是老栓等到衙门里杀了人的一天早上,就拿洋钱买了沾了犯人血的馒头,急急忙忙带回家给小栓吃。这篇文章的暗线是:那天清晨,老栓去取血馒头时,被打死的犯人是革命家于霞,小栓吃了他的血馒头,但这种药并没有治好小栓的病。小栓最后还是被痨病害死了。作者把明暗两条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双环——在本文结尾的墓地里,萧栓的墓和于霞的墓错落在一起,萧栓的母亲和于霞的母亲都在给儿子扫墓烧纸...医学的主题是:“无知的人享受革命者的鲜血,这不是治病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拯救中国社会的良药。”很自然的,他跑出了墓地。

(8)先抑后扬和先抑后扬的方法

这个创作技巧就是作者不妨按下他要着力刻画的人物,就像伸出去打人的拳头,先收缩一下。这样,打出去更有力量;而准备贬低的人,你不妨先让他“威风一下”,然后再让他从“威风”上摔下来,“摔”得更惨。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下“想先提拔”的典型例子,是马风写的《我的第一个上级》。小说的主角是县农建局副局长田。表面上看,这个老场长衣冠不整,披着一件烂棉袄,无精打采,疲惫不堪,慢吞吞的,几乎看不出一个领导的样子。但随着作品的逐渐深入,变态的巅峰突然升起:他在海门抢险过程中,熟悉大局,自信果敢,勇往直前,不顾1954抗洪时一直没好没严重的关节炎,率先在惊涛骇浪中奋战,直至克服险情!正是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方法,作品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主义英雄。各种小说中都有“先抑后扬”的例子,比如《水浒传》中的“宋武醉酒打蒋门神”。作者首先描述了蒋门神是多么强大。很多武功高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这是“先提拔”,但宋武一出现,蒋门神几个回合就倒了:一方面衬托了宋武的强大,另一方面也欺负了蒋门神。这两种写法经常一起使用,相辅相成。

(9)“藏月于盆中,以小见大”的方法

运用这种手法的小说题材简单,场景简单,人物较少,情节相对平淡。但如果能塑造出一个完整的形象,从一个简单的主题和短短的篇幅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主题,那就要“藏月于盆,以小见大”了。以下是作家叶文玲的《藤椅》简介:中学老师杨健领回了学校发给他的一把新藤椅,一家人其乐融融。但高兴之余,大家都在想,新藤椅该放在哪里?在家里经营的这个15平米的房间里,住着老少六口人,现在连一把椅子都挤不进去。因此,老阳不得不遗憾地把藤椅还给学校。你看,这部作品没有传奇,没有复杂的情节,那么平凡琐碎,那么直白,那么淡淡哀愁……但它真的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解放30年了,为什么杨小姐一家还住在蜗居里?!确实是四人帮十年的“无知者”政策,是“白纸王”散发的精神污染...再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清醒清醒,尽快摆脱这些“无知者”的余毒和“白纸”的偏见!让藤椅和比它更重要的东西来到杨先生家?!大海能盛明月,哪怕一小壶水也能盛明月。如何以小见大,一叶知春,取决于作者运用这种方法的技巧。

(10)“在波束周围混响三天”的方法

这是小说结尾的技巧。故事开头好,发展好,但如果最后一个音符,最后一抹油彩,最后一个标点符号处理不当,也会虎头蛇尾,失败。因为这不仅是作品的落脚点,也是作品最本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