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首离别诗

赠鄱阳府君张仲膺诗五章·其五

西晋·陆云

人道伊何?难合易离。

会如升峻,别如顺淇。

嗟我怀人,曷云其来?

贡言执手,涕既陨之。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六》

题解

“人生自古伤别离”。该诗以高山难以攀登与顺淇而下之容易比喻人生“难合易离”,易别难逢,深为悲欢离合而伤感。

注释

鄱阳府:即今江西鄱阳镇。鄱阳县古称番(po)邑,饶州。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因县而得名。

人道句:人生之道是什么。伊,yí,音节助词。

难合句:难以会合,容易分离。

会如句:相逢难如登山。会,会面,相逢。峻,山高而陡。升峻,登攀高山。

顺淇句:分别易如顺淇河而下。从此诗句可见当年淇河流速之高。

嗟我句:唉呀,我思念的人儿。嗟,jié,叹词。怀人,思念的人。

曷云句:何时才来?曷,hé,何,疑问代词。云、其,音节助词。

贡言句:倾诉心里话,牵着您的手。贡,献。执,握,拉。

涕既句:眼泪已经掉下来。涕,眼泪。既,已经。陨,yǔn,坠落。

作者简介

陆云(262——303),西晋文学家。字士龙。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文学家陆机之弟。西晋末年官拜清河内史。有“陆清河”之称。后与陆机同时遇害。《隋书·经籍志》录有《陆云集》12卷,已佚。明人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辑有《陆清河集》。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其十二

汉朝·(无名氏)

陟彼南山隅,送子淇水阳。

尔行西南游,我独东北翔,

辕马顾悲鸣,五步一彷徨。

双凫相背飞,相远日已长。

远望云中路,想见来圭璋。

万里遥相思,何益心独伤。

随时爱景曜,愿言莫相忘。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古诗》

题解

汉代离别诗极多,或慷慨激昂,或委婉哀伤,借景抒情,以情言志,不一而足。该诗以描写离别是的情景为主,寓含着浓厚的依依不舍之情。

注释

题注:其作者一说为汉朝李陵与苏武赠别之作,但后世多有疑为伪作。

陟:zhì,登上。

南山:淇水之阴有村曰南山。

隅:yú,角落。

子:对对方的尊称,有如“您、先生”。

阳:山南水北谓之阳。

顾:回首。

双凫:在一齐游水的两只野鸭,这里比喻密友。凫,fú。

想见句:想见面的时候就把你的音讯寄来。圭璋, guīzhāng,珍贵的玉器,这里指佳音。

景曜:日光明亮。景,日光;曜, yào,光耀,明亮。

愿:希望。

去东阳与吏民别诗

南朝 梁·沈约

微薄叨今幸,忝荷非昔期。

唐风岂异世,钦明重在兹。

饰骖去关辅,分竹入河淇。

下车如昨日,曳组忽弥朞。

霜载凋秋草,风三动春旗。

无以招卧辙,宁望后相思。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六》

题解

此诗是沈约从东阳太守职去官,赴卫地时辞别东阳的官吏和百姓时所作。所写离别之情景生动感人。作者赞扬东阳社会风气之好,有唐尧的遗风,抒写自己对东阳吏民依依不舍的深厚感情,十分真挚。也不乏于心无愧之欣慰。

注释 

东阳:古县名、今安徽天长县一带。

微薄:我,谦称词。

叨:tāo,承受。对受人恩惠及礼物表示感谢的谦词,等于说有辱。

忝荷句:是我以前没有料到的。忝荷,谦词。忝,音tiǎn。

唐风:唐尧的遗风。唐尧,帝喾次子,初封于陶,又封于唐,故有号为陶唐氏。史称为唐尧。在位百年,有德政。《史记?五帝本纪》所载“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等“五帝”之一。

钦明句:“钦明文思”之风在此重合于尧。尧以“钦明文思”四德安其民,亲睦九族,更以“禅让”美德名扬天下。《中论?智行》:“《书》美唐尧,‘钦’‘明’为先。”《论衡?须颂》引《书》:“钦明文思。”《尧典》云:“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孔安国曰:“勋,功也。钦,敬也。言尧放上世之功化,而钦明文思之四德,安天下之当字也。”《舜典》:“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叶于帝。”孔安国曰:“华谓文德,言其文德光华,重合于尧,俱圣明也。”在兹,在此。兹,zī。

饰骖二句:离开东阳,进入卫地。饰,整理。骖,cān,古驾车一车三马或四马,骖指两边的马。去,离开。关辅,护卫都城的要塞之地。河淇,黄河与淇河一带。古淇河是黄河支流,此主要指淇河卫地。

曳组句:不知不觉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曳组,拖着脚跟走路。曳,ye,拖,牵引。组,具有文采的宽丝带,古代多用作佩印或佩玉的绶。弥朞,满期。朞,jī,同期。弥,满。

凋:草木衰落。

无以:没有什么办法。

卧辙:指众多的来道别挽留的百姓。《旧五代史》载:“鲁奇,性忠义,尤通吏道,抚民有术。及移镇许田,孟州之民,万众遮道,断登卧辙,五日不发。父老诣阙请留,明宗令中使谕之,方得离州。”史称“卧辙风”者,是说百姓拥戴挽留地方官吏,这是对施仁政,抚民有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吏的极高评价和赞扬。

宁望:只盼。

作者简介

沈约(公元441—513年),南朝文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自幼家境贫寒,学习刻苦、博览广泛,识见卓群。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令。谥号“隐”。他与谢朓等人开创了“永明体”。著有《宋书》、《四声谱》等。

送别王宣城诗

南朝 宋·鲍照

发郢流楚思,涉淇兴卫情。

既逢青春献,复值白苹生。

广望周千里,江郊蔼微明。

举爵自惆怅,歌管为谁清。

颍阴腾前藻,淮阳流昔声。

树道慕高华,属路伫深馨。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八》

题解

该诗通过对好友王宣城不论到何处任职,都能以前贤为榜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并忠于职守等事迹的回顾,作者高度赞誉了他的高尚情操和政德声望,表现出作者对他的无限敬仰之情,也流露出对世事艰难的慨叹。

注释

王宣城:当为鲍照的一位王姓朋友,其家乡在宣城。古人常以家乡来称呼有地位或有影响之人。宣城,即安徽省东南宣城郡。

发郢二句:意为在什么地方呆久了就会对此地产生留恋之情。这里的“发郢”、“涉淇”,并非确指。这里的“楚思”和“卫情”指忠于职守的品质或爱国之情怀,是对王宣城的高度赞扬。典出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和春秋时期生长在淇河之滨的卫国都城朝歌的中国第一位有记载的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郢,yǐng,古都邑名,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国都,在今湖北省江陵。

既逢二句:歌颂王宣城从春到秋不懈地将忠诚与才智献于职守。既逢,已经遇到。青春,指春季,因春季草木颜色青葱而称之。复值,又逢。白苹,一种夏秋季开白花的水草,浮萍的一类,也叫大萍。常借代秋天。梁朝柳恽《江南曲》有“汀洲采白苹,落日江南春”句。

广望:放眼而望。

江郊句:江边晨雾霭霭,天色微明。蔼,通“霭”,云气。

爵:jué,古代一种三足酒器。

歌管:同“歌吹”,即歌乐声。管,指管状乐器,多用竹子做成;也指该种乐器演奏出的音乐。

颍阴二句:赞誉王宣城的文采犹如盛誉历代的宋朝颍滨遗老苏辙诗文的文采,政绩清明的声望犹如流芳至今的汉朝淮阳太守汲黯昔日的声望。颍阴,颍水南边,此指代宋朝颍滨遗老苏辙。淮阳,淮河北边,此指代汉朝淮阳太守汲黯。前藻,指前人的诗文。

树道二句:世人伫立在大道中仰慕王宣城的极高的才华和流芳百世的美名。树道,站立于路上。华,才华。属路,“驻路”,与树道同义。伫,音zhù,久立等待,此指肃立敬慕。馨,音xīn,散布很远的芬香,此比喻声誉流芳后世。

作者简介

鲍照(414—466)字明远,东海(江苏涟水县北)人。出身寒微,少有才情,一生潦倒。鲍照和谢灵运、颜延之同时,都以诗着称,合称为“元嘉三大家”。其诗内容广泛深刻,感情丰富充沛,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对后世的诗人有很大影响,着有《鲍参军集》。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得阳字)

唐·岑参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

马带新行色,衣闻旧御香。

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

别后能为政,相思淇水长。

《全唐诗》卷200_15

题解

古代文人聚会吟诗酬唱,有一种规矩叫“分韵”。即随便找一句古诗,如“君看衡阳雁”,然后大家依次挑其中一字为韵分别做诗。这是岑参用送别宇文舍人时分得的韵字“阳”做成的送别诗。陈铁民先生《岑参集校注》认为,此诗约作于天宝 十一年(752)至十三年(754)作者在长安时。宇文舍人,原在京城做皇帝近臣,现在要到元城(今河北大名)做县令,岑参特意作诗相送。从岑参用淇水长比相思长可知,淇河在唐代有很高的知名度,是文人抒情常用的诗歌意象。

注释

未央:汉代长安宫殿,借代长安。

双凫:《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舃焉。乃诏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出处,典故)。此指宇文舍人。

颈联:意为宇文舍人带着县令特有的铜印墨绶却元城走马上任。墨绶,县官所用的墨色丝带,也叫黑绶;铜章,铜印;县花,元城县开放的百花。

作者简介

岑参 (约715——770) , 唐代诗人。江陵(今属湖北)人。 祖籍南阳(今河南新野)。“天宝三年(744)及第第二名。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全唐诗》收岑参诗4卷,诗396首。

淇上别刘少府子英

唐·高适

 

近来住淇上,萧条惟空林。

又非耕种时,闲散多自任。

伊君独知我,驱马欲招寻。

千里忽携手,十年同苦心。

求仁见交态,于道喜甘临。

逸思乃天纵,微才应陆沉。

飘然归故乡,不复问离襟。

南登黎阳渡,莽苍寒云阴。

桑叶原上起,河凌山下深。

途穷更远别,相对益悲吟。

《全唐诗》卷211_41

题解

高适,盛唐边塞诗人,先穷后达的封疆大吏,发达前曾短期隐居淇水。农忙时虽也躬耕田亩,但又和县尉刘子英等人交往,不放弃出山的努力。这是寒冬季节,高适从淇上一直送刘子英到黄河黎阳渡口,分手之际,无限伤感。此诗透露出隐居生活的一些真相,抒发了与志同道合的老朋友的真挚之情。

注释

淇上:唐代经学家颜师古曰:“《桑中》之诗,淇上,淇水之上。”

自任:由着自己,自由自在。

求仁:即求仁得仁,适如心愿。

交态:犹言世态人情。

甘临:《易·临》:"甘临,无攸利。"宋祚胤考辨:"'甘临',是以临为甘,即认为周厉王的治理很不错。"后以"甘临"指以仁政治民。

逸思:超逸的思想。

天纵:亦作"天从"。天所放任﹐意谓上天赋予。后常用以谀美帝王。

微才:亦作"微材",微小的才智,多用作谦词。

陆沉:无水而沉,喻隐居。《庄子·则阳》:“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上句称颂对方,此句谦写自己。

离襟:借指离人的思绪或离别的情怀。

莽苍:空旷无边的样子。

黎阳渡:古黄河渡口,也叫黎阳津、白马津。正义括地志云:“黎阳,一名白马津,在滑州白马县北三十里。”

途穷:喻走投无路或处境困窘。

益:亦作“一”。

作者简介

高适(701-765) ,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人。郡望为渤海蓚(河北景县)人。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远。后举有道,授封丘尉。未几,哥舒翰表掌书记。后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李辅国忌其才。蜀乱,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迁西川节度使。还,为左散骑常侍。永泰初卒。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年50,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中间唱和颇多。现传世的诗文等20卷。有《高常侍集》10卷。诗238首。

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唐·高适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

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全唐诗》卷214_18。

题解

高适曾于开元二十九年隐居淇上一年。其间曾送韦司仓顺淇水去滑台( 今滑县西南临黄河)。首两句为饯行时劝酒之词。三四句写秋天远别,满怀愁绪。“淇水眼前流”说明作者的隐居地就在淇河之畔。末两句是对韦司仓前途的惦念,也说明淇河当时是可以行舟航运的。

注释

韦司仓:姓韦的管仓库官员。

穷:《英华》作“新”。

滑台二句:唐代黄河流经滑州,淇水流入黄河。《元和郡县志》谓滑州白马县“黄河去外城二十步。”

淇上别赵仙舟

唐·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全唐诗》卷125_35

题解

此诗是王维早年济州(今山东巨野)辞官后隐居淇上时所作。诗人刚刚见到从济州远来的朋友,很快又要分离,诗中显示出浓浓的依依不舍之情,也流露出被迫无奈而隐居淇上的意味 。隐居地空旷,寂静,反映出诗人的寂寞孤独,整个诗的情调忧郁低沉。

注释

题注:题目,一作《河上送赵仙舟》、《齐州送祖三》,又作《淇上送赵仙舟》,也作“送祖济州”。

方:刚刚。

祖帐: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亦指送行的酒筵。意同“祖席”。

荒城句:还得满腹愁苦地回到荒凉的济州城去。

长河:黄河。

解缆:解开系船的缆绳。

遥:远离。此句意为:刚解开船缆绳,船就急速顺流而下。

诗人简介

  王维(700-761) ,字摩诘,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县)人,唐朝诗人,外号“诗佛”。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开元九年进士。四年后弃官离开济州隐居淇上二年。张九龄为宰相时,提拔他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为叛军所俘,授以伪职。长安、洛阳收复后,被降职太子中允,后升为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张九龄罢相后,他逐渐转向消沉,笃信佛教,长期亦官亦隐,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表现出逃避现实的消极倾向。但也有一部分出色地描绘了祖国河山美的山水诗,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的代表作家。王维除作诗外,又精通绘画、音乐、书法。有《王右丞集》,存诗400余首。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唐·李白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

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

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

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

散尽空掉臂,高歌赋还邛。

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

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

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全唐诗》卷174_9

题解

天宝三年(744年)夏,李白辞官,仍过起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此诗即写于他从梁宋到幽蓟(幽州和蓟州)时,和苏明府于淇水分别的景况:淇水清澈碧绿,淇女姣似芙蓉。水面千船竞发,陆路万车争驰。青楼夹岸,万室钟鸣。天下豪富,多会于此。淇河两岸当时的繁华和富庶景象尽现笔底。接着,作者以苏秦比苏明府,颂扬他为人豪爽,仗义疏财。最后抒写别情,盼再次相见。

注释

苏明府:名颋(tǐng)(670-727),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官至丞相。文学家。李白年轻时到成都,曾去谒见当时做益州长史的苏颋。苏颋非常赏识李白,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魏郡:唐时魏郡即魏州,属河北道,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一带。今淇水下游一带属当时魏州。

芙蓉: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西京杂记》:“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

淇水:淇河。发源于山西陵川棋子山,全长200公里。大部分河段在豫北,其人文和自然景观最精彩的河段是下游鹤壁市境内的70多公里处。曾是殷商都城朝歌(今淇县)的京畿之河。《诗经》中有6首18处咏及它。历代咏及它的诗赋俯拾即是。下游两岸的文化遗存遗址很多,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不少考古发现震撼史界,闻名中外。其水质之清纯极其罕见,历来誉满诗坛,至今仍是豫北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沿岸林丰草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鸟类与鱼类资源及其丰富。因此被誉为文化河,即诗河、史河、爱河、乐河、生态河。

青楼:豪华的楼房。也指妓院。

歌钟:伴唱的编钟。此指歌乐声。

苏季子:苏秦,字季子。《史记》“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说赵肃侯,一韩魏齐楚燕赵以纵亲,以畔秦。赵王乃饰车百乘,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于是六国纵合而并力焉。苏秦为纵约长,并相六国。”诗中是以苏秦比苏明府。

剑戟句:唇枪舌剑,言辞锋利,当指苏秦能言善辩。剑戟,jiànjǐ,泛指武器。

掉臂:甩动胳膊走开,表示无所眷顾。鲁褒《钱神论》“空手掉臂,何所希望。”

落魄:潦倒失意,放荡,不羁,豪迈不受拘束。

高歌赋还邛:意为苏明府将钱财挥霍一空后安然返还故乡。此句用二典:谢脁诗“还邛歌赋似”,汉书曰:司马相如家贫,素与临邛令相善,於是相如往舍临邛都亭。是时卓文君新寡,好音,相如以琴心(琴声表达的情意)挑之。相如时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很美)。文君心悦而好之。《史记》“司马相如家徒四壁立,与文君俱之临邛(卓文君家乡,今四川邛崃)。”邛,Qióng,中国古州名,汉置临邛县,唐时治所曾在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另号李翰林、李谪仙、李拾遗等。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曾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一生大多在漫游中度过。做过供奉翰林。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仍飘荡四方。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世称他与杜甫为“李杜”。杜甫评价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著有《李太白集》30卷,诗9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