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不愿意做工匠
中国人从来都不缺少工匠精神,古代我们有鲁班,近代我们有很多的老字号,同仁堂、云南白药、茅台酒,现代我们有华为、中国高铁等世界著名品牌。但我觉得,中国古代、近代的工匠精神,留传下来的大多是美好的故事而不是世界著名品牌;现实中一些留传下来的老字号,不是在发扬壮大,而是后继无人,品牌的声誉和美誉度在变质、消失;在当代世界著名品牌榜中,来自于中国的品牌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这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现实。
于是一些人转而认为,不是中国人缺乏这种精神,而是中国不适合这种模式。工匠精神在当代,只适合于高成本高收益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如宝马车,因为高价格、高收益,所以适合于生产商付出高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成本去精雕细琢。反之,在人均收入低、消费档次低的条件下,绝大多数的国人都不愿或不能购买高质高价产品和服务,企业自然会选择低质低价、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我对这种意见的批评是:看看这些年中国人如何到海外市场抢购商品便可知晓,现在中国人的需求结构正往高级化方向迅速地升级。据《中国日报》报道,2015年中国消费者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总计1168亿美元。这笔消费占据了全球高端产品消费总量的46%。但是这一波澜壮阔的消费升级趋势,并没有逻辑地转化为拉动本国企业工匠精神发挥光大的力量,而是转化成了对国外产品的需求。显然,不是中国不适合工匠精神的模式,而是因为某种原因的作用,使这种精神无处发扬,无法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
短缺经济、卖方市场格局下,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运行,塑造除了漠视消费者的各种企业顽疾,它们是不是我们历史上的“工匠精神”淡化甚至在某些领域消失的根本原因?应该说,由于短缺的市场环境以及计划经济体制消灭了竞争,消灭了消费者本位,就直接把视消费者为上帝、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的土壤给铲除了。企业供给只管量,不管质;工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和服务。经理服从的是行政命令,而不是市场竞争。在向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为了赢得市场竞争,一些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开始意识到必须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下功夫。因此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开始增强,尤其突出地表现在以出口导向为目标的市场领域,一些新的产品品牌开始出现。因此“工匠精神”的发扬和传承,只能在市场的环境和土壤中。在那些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领域,如行政垄断的领域,根本就不要去奢求什么“工匠精神”。这一基于市场环境的认识,对中国人缺失工匠精神的分析最为常见,也最有力。应该看到,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是在我国生产力发展低下的情况下展开的,是从贫困到温饱再往全面小康社会阶段的演进,三十多年的市场发展,只是从低端更多地解决了中国人的“有无”问题,而非高端的“好坏”问题。目前我国已经过了物资缺乏的年代,因此发扬光大过去的工匠精神、追求中高端的转型升级很有必要,这是一种回归,回归初心、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一些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缺少的不是“工匠精神”,而是缺少“工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