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亲爱的阿尔玛

古斯塔夫·马勒 (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毕业于维也纳音乐学院,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

当轻轻叩开马勒的“G大调第四交响曲”,就仿佛进入了作者深邃浩瀚的心灵大海。那是怎样的一幅图画呢?去天堂吧,去天堂里百花芬芳的花园散步吧!

对马勒略有了解的人都清楚,他是一个终生没有可以归依和认同故乡的作曲家。对于德国人来说,他们认为,马勒是奥地利人;而在奥地利人心目中,马勒是波西米亚人。在世界范围中,他是一个没有祖国的犹太人,因此心灵无所归宿,灵魂随波漂泊于他的一切生活和创作之中,追求精神归宿,必然走向宗教信仰,天国成了马勒追寻的梦想。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小说《魂断威尼斯》被意大利导演维斯康蒂拍成同名电影后,马勒的第五交响曲,特别是其中的“小柔板”便流行开来。 除了音乐的引用之外,维斯康蒂还偷用了马勒生活中的很多素材,包括男主人公阿申巴赫和妻子女儿一起在田野里玩,场景切换,小女儿已经躺在小棺材里了。这和现实生活里的马勒的丧女几乎一模一样。当年马勒接了一个人的委托,说想让他写一个声乐套曲,就是有交响乐队伴奏的连缀歌曲《亡儿悼歌》,曾经遭到妻子阿尔玛的反对。没想到一语成谶。

说到人生的态度,他是一个世纪末的感伤者,马勒从小就看着弟弟妹妹不断死去,家里13个孩子最后就剩下5个。因此在他的第一交响曲中就有葬礼进行曲。一生所有的作品,尤其是到晚期,充满了悲剧的氛围。

说到作曲,他认为交响乐可以表现一切,无所不包。一生创作了10部交响曲(虽然第十没写完),从信心满满的第一交响曲,到告别尘世的第九交响曲,他把迷茫,痛苦幸福,狂喜,危机,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拜,一切一切都表达出来。

马勒的妻子的阿尔玛也是作曲家,年轻,貌美,活泼,有教养,他们相识时阿尔玛才只有22岁,而马勒当时已经年过四十。1901年,在一个朋友的晚宴上,他们相识了。他求婚,阿尔玛接受了,但马勒跟她有个约定,结婚后,阿尔玛不能再作曲,用马勒的话说,你的工作就是爱我,做我的妻子,这已经足够伟大,也的确有点大男子主义。阿尔玛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选中马勒自有她的盘算,有虚荣心作怪,也为马勒的才华所吸引。为了这个婚姻,她只好停止了创作,离开了自己的朋友圈而进入丈夫交际的圈子,在安顿好家务之余,还在创作上激励马勒,甚至给马勒的作品提建议,帮他修改。在马勒书信集里也可以找到阿尔玛参与马勒创作的蛛丝马迹,只不过马勒尽可能地弱化这种参与。

婚后的日子一度很甜蜜。为了生计,马勒一年到头要去欧洲的很多城市指挥演出。每逢在外,马勒给妻子写信,开头无一例外都是“亲爱的阿尔玛”。这样的信,一写就是十年,整整写了350封。马勒把阿尔玛当成一个避风港,一个天堂,在那里他可以永远隐藏自己,复原自己。存世的信件中,几乎很少有阿尔玛的回信,只有她的回忆录作为两人交往的见证。

马勒的第五交响曲首演的时候,阿尔玛正躺在床上,发着高烧。从一开始她就参与其中。还誊抄了所有的乐谱。事实上她做的远远不止这些。因为对作品熟悉,不断在配器方面给马勒一些建议。马勒是多固执的人?根本不相信任妻子,阿尔玛写在谱子边上的乐句,经常被马勒删去,这是阿尔玛回忆录里的说法。实际上,马勒吸收了不少阿尔玛意见。在德国的科隆首演之前的排练中,阿尔玛发现部分管弦乐配器失衡,打击乐过重。排练结束,马勒同意了阿尔玛的意见,并着手改写了若干乐段。

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是一个葬礼进行曲,马勒非常喜欢用的方式,阴郁的开始曲,预示悲剧就在不远的将来。前面说电影《威尼斯之死》用的小柔板”就是这里的第四乐章。关于创作动机,马勒好朋友指挥家门格尔伯格讲过一个故事,说马勒创作第五交响曲时,正好与阿尔玛相识不久,马勒派人送去刚写好的小柔板。乐谱上不着一字,阿尔玛看完却心领神会。门格尔贝格说,小柔版就是马勒送给阿尔玛的爱情宣言,但马勒好友鲍乌尔·莱希纳则认为,小柔板是纯粹的“天体音乐”,是作曲家的“一个孤独的梦”。

马勒在小柔板中采用了自己过去的一首歌,“我消失于这个世界”的旋律,风格很像一首夜曲。无论它是否是“一封情书”,但无疑是一首深沉严肃的乐章。见证了两个人相识的复杂情感。其中有暴风雨一般的忏悔,也有幸福甜美的时刻。而反复聆听,会体会出马勒深切的孤独感。无论面对爱情还是星空,内在的都是渴望孤独,一种只有他自己才懂的孤独。就像德国作家黑塞说的那样,是“想要去某个地方的渴念,不是远离或逃避,而是一种对故乡的向往;每一条路径都在引领你回家,每一个脚步都是重生,也是死亡。”

小柔板永远成了不解之谜。

晚年的马勒心脏病缠身,虽然经历了阿尔玛的出轨,但不可否认,阿尔玛一直照料着马勒的生活,她是马勒的不可或缺的“港湾”。即便是马勒卧病在床最后的时光,阿尔玛也是全身心地为他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