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仲·宋玉致的小说
黄易是继金庸之后第二个让我爱不释手的作家。我最喜欢的是他的《大唐二龙传》《寻秦记》。《秦荀集》让人着迷的是他的写作手法,这真的是一个偶然,而且这个偶然不仅仅是一个暂时的事件,几乎在整本书的每一处都有体现。而《大唐双龙传》,两个打不死,输了,屡战屡败的英雄,以战斗支撑战争,凭借着过人的先天资质,后天离奇的坎坷经历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成功了。《黄易》堪称经典,仅此两部。其他的大多涉及科幻和现代题材,毫无意义。《唐传奇》最引人注目的是武功,最不可思议的是徐子陵的印刷技艺。这本书完成于90年代末,当时日本的火影忍者还没有出现,所以印刷功夫应该算是黄易的首创。我对佛教文化了解不多。手印文化可能属于佛教文化的一个分支。但无论如何,把这种手部变形变成武术,确实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举。在我看来,如果《唐龙传》不涉及政治就更好了。在我看来,武侠小说不应该随便把正史里的人拉进来。小说中,李世民变身武林高手,可与刚刚立下赫赫战功的寇仲·徐子陵比肩,属于一流高手的行列;而李元吉、李、虽仍胜,但都是特级大师的水平。这无疑贬低了小说的“可信度”。武侠小说虽然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它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原则,读者对武侠世界的向往就是建立在这些原则之上的。如果作家随意破坏这些原则,很容易导致读者不信任作家创造的武侠世界。寇仲的心跳很快,李世民能够听到。谁能相信?在黄易的新书《边荒传奇》中,刘裕竟然是一个如此高明的武术家,没有人会相信,除非他不知道刘裕是后来的皇帝。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成吉思汗只擅长骑射,朱元璋和常遇春只懂武功。这和正史差别不大,读者信以为真。正因如此,我一直对阅读《边荒传奇》不感兴趣。边荒传说远不如大唐双龙传说。《唐传奇》的第二个缺点是卷帙浩繁。全书其实是六十三卷,每卷十三章。太可怕了。有1000万字吗?应该有。难以想象。可能比所有金庸武侠小说加起来的字还长。黄易是个怪物。这种写法有好有坏。好处是读者可以在作家为读者打造的武侠世界里自由徜徉,不用担心世界很快就要走到尽头,但作品的质量必须是前提。如果是粗制滥造的作品,谁会愿意浪费自己的时间呢?缺点是工作繁琐,结构不紧凑。写小说,一方面是塑造作家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另一方面是揭露人类在一定社会和制度下的生存状态。作品的内容长度能恰当表达作者的写作目的就足够了。为什么要费心安排不必要的故事来“捉弄”读者呢?如果时间太多,不如创作其他类型的作品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生涯。树叶多的树只是树,终究不会成为森林。看看金庸的作品,看看作品中性格各异、表情丰富的人物。以拍摄雕塑三部曲为例:郭靖、杨过、张无忌仁厚不羁,温文尔雅。另一方面,黄易的作品,这些数不清的数字,太有限了。寇仲霸气,徐子陵冷漠,如此而已;而燕飞则沦落为楚留香等人,刘裕毫无个性,乏善可陈。唯一可以称赞的是故事写得很好,很长,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只有娱乐性,不够深入人心。黄易是不是也想学倪匡,挣点钱当个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