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在中国的前景如何?

有声读物在中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具产业规模。但与欧美相比,市场机制和配套体系远未成熟。从宏观上看,主要是“三虚”,可以说是先天不足。目前有声读物的制作可以用“混乱”来形容。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资格审查,这种混乱仍然无法解决。对此,可以采用实名制登记、内容备案、跟踪抽查等方式进行约束。行业和社会环境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习俗。有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据,才能有效遏制不良有声读物的蔓延;只有健康的文化时尚,不良音频对象才能失去市场。同时,针对有声书的版权,建立和完善网络版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我国政府非常支持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并将数字图书馆项目列入了“863计划”,这充分说明有声读物的互联网传播具有很强的政策优势。为了保证有声书网络传播的合规性,网站在传播的同时要对上传的有声书进行严格检查,对存在问题的网站进行严厉处罚。随着数字出版和网络出版的盛行,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的竞争与合作何时如火如荼?无论是出版商还是读者,似乎都忽略了一个潜在的市场份额——有声读物。有声读物自1934在美国诞生以来,以其独特的优势获得了可观的利润,为欧美出版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美国有75家出版物有自己的有声读物,有声读物的公益出版也为盲人阅读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