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圣人,为腹不为目
原文:
是以圣人为腹⑴不为目⑵,故去彼取此⑶。
注:
⑴腹:指基础的温饱,泛指维持生存的基本欲望。
⑵目:指虚泛的玄欲(于身无益的多余的欲望)。
⑶去彼取此:即“为腹不为目”,引申为:崇尚朴素而摒弃浮华。
译:
因此圣人注重基础的温饱,漠视虚泛的玄欲;所以崇尚朴素而摒弃浮华。
释:
1、圣人非无好色,乃好天然之色;非无好音,乃好天籁之音;非无好味,乃好自然之味。蓝天白云、红花绿叶,最为悦目;风声雨响、虫鸣鸟叫,最为动听;甘瓜酸枣、淡水苦茶,最为爽口。——自然之美,最为入心。
2、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庄子》
3、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散德之媒,五分便无悔。——《菜根谭》
4、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菜根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