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重生之毒公主》

认真看完这本书,我也想认真写一篇书评。

可能书名听起来很俗,但是作者的写作水平真的不是盖的。我很佩服这种把一切都变得生动的写作技巧。

在整本书里,看完之后对我触动最大的人是一个袁志。我很喜欢他的一句话,霜天。

明明是军人,但他的字却像个书生,这大概和书香门第的定居分不开;另一方面,上官睿,他的名字叫韦思,听起来像一个战士,但它非常对应他的哥哥上官魏超。

安双田,他告诉范宏桥,就是这个名字。

他和范虹桥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但这个普通女人的身影却从未从他脑海中抹去。他无疑爱虹桥。一开始我不能理解他抱着虹桥的身体的感受,但是看着他以后做重大决定的时候,我拿出一条半绣鸳鸯手帕放在虹桥的胸前,我越来越心疼他。

最后,当他坐上皇帝的宝座,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永宁的时候,他还是想起了范宏桥,掏出手帕,只是因为她喜欢永宁这个名字。

尽管此时他已经有了很多女人。

一个袁志

我不是一个看小说会哭的人。一个袁志,一个非主角的人物,让我哭了三次。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哭三次。

第一次,魏源死了,很多士兵死在战场上。场面宏大而悲伤。小芸山口之战特别壮阔,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安袁志发现魏源尸体时的反应戳中了我的泪点,不仅仅是为魏源的死,更是因为太多的将军将自己的生命交付于这个战场。

第二次,安锦绣出宫。一个袁志,他小心翼翼地对妹妹说,姐姐,这泥坑不好走。我能背你吗?

背着妹妹穿过泥坑后,他们兄妹再也不认识了,于是,就像当初一样,他背着妹妹,沿着铺满花瓣的路,迎着凤凰花,走向上官勇的婚礼轿子。

事实上,我尤其不能理解安锦绣对安袁志说的不可原谅的遗言。如果是我,我会原谅这个弟弟。

我很同意上官睿最后的想法,我也认为杀了白才是彻底的解决办法。上官蕊在想哥哥。但我也能理解安锦绣的心情。毕竟,白意味着她一手带大了一个孩子,在感情上就像她自己的孩子。

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袁志人不私下告诉他妹妹。白还没有死。他可以安慰姐姐,也可以欺骗上官蕊,这样,也许他们兄妹就不会走到这一步了。

安终于让白走了。他为自己感到难过。他为他的妹妹感到难过。

袁志第三次登基。将国名改为永宁。

其实小说里有很多次说安会当皇帝,所以他最后打败白我一点都不奇怪。

但是我非常爱他。我真的很同情他。

袁志曾经是一个多么淘气和天真的男孩。我爱他活泼开朗的那份。他背着姐夫,欺负上官平宁,宠坏姐姐,为姐姐出头。就算是他领兵打仗,在战场上毫不留情的打,带着笑话回营。

他固执的只把任性的一面展现给对他好的人,大概是因为他有这样的一面,在对抗圣者(白)和白承泽的时候又是那么的现实。

他对与他无关的人无情又冷血。尽管他有如此黑暗的一面,我还是爱他。也许他的武功不如上官勇,智力不如上官睿,心计不如安锦绣,但我就是最爱他。

嗯,可能是因为他长得帅吧。

但是安泰时这只老狐狸改变了他。他变得太快了,我都没来得及适应,他天真的一面几乎完全消失了。

天地无情,以万物为狗;君主无情,以民为草狗。

所以安太师劝他,是因为他骨子里向往权力,想当皇帝。

但是他的心机太浅了。他骗了妹妹,伤了周围对他好的人的心。他心里明白,没有人陪他玩。

我讨厌他的错误,打乱了安锦绣的计划。

但我为他感到难过。虽然安锦绣、上官勇、上官睿最后都原谅了他,但他已经不快乐了。

他依然在乎身边的人,但不再任性。

我为他的改变感到难过。

但是他真的不能一辈子跟在姐夫后面斗,我也不想看着他长大后一个人。我希望他永远是个孩子。

最后,姐夫快要回家的时候,他最后一次像个孩子一样,拖着行李不肯放他走。

我心疼他从此要承担整个国家,整个世界。希望他永远只爱范鸿桥,但他和后宫三千美人最后都有了两个儿子。因为他是皇帝,不能任性。之前,他可以任性的无视安茹的生死,甚至想杀死自己的女儿。

我心疼安袁志,我爱安爽天。

理想结局:安锦绣原谅了安袁志,安袁志还能在安锦绣和上官勇的家里撒娇打滚。白接班,与上官一起成长,上官平安带领魏为国征战,所向披靡。上官蕊也可以回去找他哥和他嫂子,跟俺吵架。那会是多么的祥和,幸福,快乐。

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必在秋风中画扇。

要是什么都没发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