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家总说观自在,对于观自在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慧律法师的解读相对比较清晰,就是:“「观自在」的意思就是自观自在,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把烦恼、无明放下,放下就能够自在,自在就能够解脱。所以,「观自在」前面再加一个「自」,那么就更加清楚:自己观照自己的心,刹那之间生灭放下,那么我们就得到智慧,知道诸法空无自性,了不可得,我们就得到自在的心,叫做自观自在。”
当然这个解释,我们大众更容易接受。当然我们都听过惠能法师和神秀师兄之间的故事,两人是不同的境界。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从这个境界来说,如果需要观,那么肯定是不自在的。真的自在,是不需要观的,或者说观不到的。当然了,如果有自在和不自在,这个本身就是神秀的层次了,在惠能的层次里面,没有这个自在和不自在,因为本来无一物。
所谓的自在,并不是一种感觉或者感受,而是修行之人觉悟到不住任何事物的一种状态,也就《金刚经》中所讲悟及无相。
所以我们现在说的观自在,其实就是从神秀的这个境界来说的,毕竟我们都是俗人嘛,真要说本来无一物,能做到的人太少了。
任何学问、教义、理论和概念等等,应该说都有其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对于后人来说,要辩证的理解。对于佛教的理论也是如此,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我们对宇宙、空间和时间,都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现代心理学也是蓬勃发展,我认为现代人的观自在,应该有涉及一些科学、人性和心理层面的理解。
观自在,应该是自我觉察(在一个理想的距离内去观察、感受和行动,这就叫觉察。),然后通过觉察来调控自己的感知、思考、欲望和情绪,以及对外界事物的认知等等,从而让自己内心达到一个平衡、和谐、舒服、安然的状态。
应该说,这样可能对我们普通人更有帮助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