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古典文学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因为《聊斋志异》的故事取材于民间故事,以妖魔鬼怪讽刺封建社会的黑暗腐败,批判抨击八股的人才选拔制度,以虚拟故事反映当时男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而且每个故事中的人物刻画都很精致,语言简短凝练,构思非常奇特。全书共有448个故事,被称为中国古典文学短篇小说的最高峰。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 1765438+2005年2月25日),本名,本名,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士,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郭沫若曾这样评价他:“写鬼写魔高人一等,刺贪刺虐三分。”他的作品还包括《聊斋文集》、《聊斋诗词》、《聊斋民歌》以及各种有关农业和医学的通俗读物。他还创作了14首歌谣,如《慈悲之歌》、《长城的故事》等。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内容丰富,但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这部分占了很大比重,故事内容多是青年男女为了追求爱情的自由,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只为找一个爱人。比如有乌鸦头等等。第二部分是批判科举制度对文人八股的破坏。因为蒲松龄出身书香门第,所以他也是一个文人。然而,在他成名的路上,他屡次碰壁。他有天赋,但无处发挥。比如《叶盛》一文,就是蒲松龄借用叶盛的经验,为自己作为一个天下文人而愤愤不平。第三部分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比如《促织》一文,就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和社会意义。
《聊斋志异》的文章情节丰富,短小精悍,丰富了小说的形式,人物形象生动,不吓人,却很可爱,文章语言趋于口语化,给人以读下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