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中杀人最多的恶魔是谁?

提到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魔头普拉达,很多人会首先想到梅超风和李莫愁。他们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穷凶极恶,让人不寒而栗。?

但如果与另一个不太知名的叶二娘相比,它们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因为,叶二娘杀的人比他们多。?

可以说,叶二娘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凶残的人,她当之无愧是普拉达女魔头。?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可以从《天龙八部》里找到证据。?

▲《天龙八部》是著名作家金庸的武侠代表作。书的主题是“人无不义,众生皆恶”,作品风格瑰丽悲壮。是一部具有强烈人性和悲剧色彩的史诗巨作。

叶二娘第一次出现在小说里的时候,怀里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无限剑东宗掌门左子仰慕的孩子)。因为孩子哭个不停,岳老心烦意乱,抢走了孩子。斗争中,岳老三对叶二娘说:“你每天都要杀一个婴儿,还这么摆架子,真不要脸!”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叶二娘每天杀一个孩子的行为,已经到了让同为反派的岳老三所不齿的地步,极其残忍。?

如果说岳老三的话还不够有说服力的话,左在心里的叙述就足够有说服力了:“他曾经听说‘四大恶人’中排名第二的女人,每天早上都要抢一个婴儿来玩,到了晚上就杀了。恐怕叶三娘和叶二娘是姐弟恋,性格一般。那太糟糕了。”?

因此,叶二娘每天杀害一名儿童并非毫无根据。如果叶二娘真的每天杀死一个孩子,她一年将杀死360多个孩子。就算梅超风和李莫愁再滥杀无辜,恐怕也赶不上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更何况这个数字只有一年。你知道,叶二娘已经杀人24年了。24年是什么概念?如果按一年365天计算,那么24年就是365X24=8760。这个图恐怖血腥吗?这还只是孩子的数量。如果加上她杀死的成年人,这个数字会更高。?

看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有疑问:“你从哪里知道她杀了24年,依据是什么?”根据乔峰·岩云18日在少室山骑马的场景,叶二娘通过标记认出了许诸母子。叶二娘曾经和许诸说过这样的话:“孩子,你现在已经二十四岁了。在过去的二十四年里,我白天黑夜都在想你。我愤怒的是,人家有儿子,我自己的儿子却被该死的小偷偷走了。我...我不得不偷了别人的儿子。但是...但是...别人的儿子怎么会比自己的好?”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叶二娘24年来一直在偷别人的孩子,杀了那么多孩子,确实是有理有据的。?

▲1997黄日华版天龙八部经典剧照。

叶二娘伤心欲绝,因为萧远山偷走了他自己的孩子,他变得痴迷于记住这个孩子,从而与杀害他人的孩子玩耍。虽然万事皆有因,各有难处,人们可以同情,但他们的罪行是不可饶恕的。如果你失去了孩子,你觉得世界上所有人都有罪;如果你失去了儿子,你就不会允许每个人都有儿子。它的心理说明了它是多么的扭曲和变态,有一种我不生儿子你也不能独善其身的报复心理。这种因失子而生的复仇,对社会的危害,远比梅超风修炼《九阴真经》误入歧途,李莫愁因爱而恨天下所有男人更大。因为梅和李虽然狠毒,但理智还在,不会轻易杀人。?

而叶二娘则一直处于迷茫和失去孩子的状态,仇恨的种子早已深入骨髓,所以他的言行都有意无意地夹杂着疯狂的复仇。每天杀死一个孩子,成了她活下去的唯一支撑。如果她一直没有找到许诸,我相信杀戮的复仇会持续到她死的那一刻。这个假设真的让人心寒。幸运的是,经过24年的非人生活,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儿子。可悲的是,直到去世,她也从未对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忏悔,这实在令人发指。?

失去一个孩子引发了24年的血案,成为最血腥的恶魔。这比当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和最近的阿里抢月饼事件要可怕很多倍。血案的结局也令人扼腕叹息。少林寺方丈玄慈(叶二娘的爱人)斩断经脉而死,叶二娘自杀,刚刚找到父母的许诸又成了孤儿。真的到了“八龙”题材的时候,众生皆苦,万物皆空。?

▲金庸画像

面对叶二娘的滔天罪行,我们应该同情和原谅她吗?如果我们被同情心所感动,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那些无辜的孩子和无辜的家庭?如果说我们对她恨之入骨,她原本是一个善良的普通女孩,只是失去了孩子才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因此,如何评价叶二娘,同情还是仇恨,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每个人从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好比评论最近网络上流行的《盛世之虫》一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没有对错。?

让我们回到叶二娘这个人物身上。试想一下,如果叶二娘一开始就知道是萧远山偷了她的孩子,也许叶二娘的罪行会小很多,甚至是零犯罪,因为她已经知道是谁偷了她的孩子,所以她只会做一件事,那就是追捕凶手。另外,她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基于冤假错案有报应的原则,即使萧远山无法被追踪,我相信她不会再伤害无辜的人了。?

她杀害无辜的原因是孩子被偷了,但她不知道凶手是谁。如果你不知道凶手是谁,你就无法追踪孩子的下落。追查不到孩子的下落,就相当于这辈子和孩子分开了。愤怒和痛苦,无处发泄情绪,不做出格的事。?

不要说叶二娘不知道敌人是谁,所以才做出这样的恶行。即使她知道是谁伤害了她的孩子,像英姑这样的女孩仍然心存怨恨。是邱伤害了自己的孩子。用匕首杀死孩子的是他自己,但他还是把责任推给了段黄叶。不仅逼着段黄烨出家,甚至还借欧阳锋的手去解脱,有点胡搅蛮缠。我以前出轨过,和周生了个孩子。哪个皇帝受得了不杀你?况且我本来是准备救你孩子的,只是看到你明目张胆的示好(鸳鸯的信物就在孩子胸前),我很生气却只是袖手旁观。为什么别人要吞下你给你造成的苦果?暴戾急躁,尹稚狠毒的气质显露无遗,带着一种深沉和狠毒的秋千尺。?

▲金庸书法

如果叶二娘是英姑,按照她原本善良的本性,她不会残忍地杀死自己的孩子,也不会将怨恨付诸行动杀死段黄叶。毕竟是她先有错。她将去邱为她的孩子报仇,甚至用她的余生来忏悔她的过去。?

如果英姑是叶二娘,她的暴力,急躁和邪恶的性质,她可能会比叶二娘做更多的恶。毕竟一个敢杀自己孩子(当时受了重伤)的人,就是这么残忍。?

叶二娘的悲剧是多方面造成的。我们可以哀悼它的不幸,但也要谴责它的恶行。毕竟一个人再多的仇恨和痛苦,也不能伤害无辜的人,哪怕是自己的孩子。如果你在乎你的心,如果你珍惜生命,如果你敬畏生命,那么悲剧事件就会减少很多,然后暴力事件就会减少很多。?

最后结语是唐僧常用的一句佛家劝诫:“扫地可能伤蝼蚁之命,爱惜蛾纱灯。”愿我们都心存敬畏,哪怕对待一只弱小的蚂蚁。

历史大学堂团队工作: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