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火》的小说结构
在生命的最后20天里,他以英雄对仗的诗风写了一首长诗,共4章999行。
在他位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州纽维尔的住所。这份手稿由80张中型索引卡组成,
大部分都是手稿的最终版本,这本书的诗词散文都是忠实地按照手稿印出来的。在每张卡片上
面,舍左上端粉色线为写标题(注明哪一章及创作日期),淡蓝色线为14行。
是用来写诗的,写的都是好笔尖。字迹细长工整,异常清晰,空白一行表示表格。
交错,而他总是用一张新的卡片开始书写新的篇章。
本书中虚构的州和小镇。第一,我是被谋杀的麻雀的影子,
凶手是窗玻璃上的假蓝天;
我是脏污的灰色绒毛-
而我曾经生活在倒影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从这个房间,我也将它复制在窗户玻璃上。
我的身影,我的灯,盘子里的苹果:
晚上拉开窗帘,我就在深色玻璃上展示。
室内家具的一切都悬挂在那片草地上,
多么令人愉快!外面正下着大雪。
第二,遮住我对草坪的一瞥,把它堆得高高的,
这样床椅就可以立在白雪上,
站在外面明澈晶莹的土地上!
重拍大雪:漫天飞舞的雪花,
缓慢而无形,浑浊而飘忽不定,
在白天苍白冷漠的落叶松树的衬托下,
一个模糊的白色身影映在灰色的光线中,
光线逐渐变得双灰和暗淡,
黑夜将观察者与风景融为一体,
当黎明来临,晶莹的霜花,
第三,似乎很神奇:谁的距离够远?
穿过从左到右的白纸路?
看透冬密码从左到右:
一个黑点,一个向后指的箭头;重复复制:
黑点,向后指的箭头...野鸡脚印!
漂亮的颈环,雄伟的松鸡,
在我家后院找水果。
是福尔摩斯里的那个人吗?
穿着他的鞋子倒着走,这样他的脚步就指向了后面?这部小说的结构真的很奇怪。全书由序言、诗、评论和索引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999行诗,仅占全书十分之一,第二部分是冗长的长诗注释,“序”和“索引”纯属虚构。纳博科夫的意图是让读者配合作者,通过反复的比较阅读,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曲折的故事。这部作品与纳博科夫本人的写作方法不谋而合。一般他创作时并不是按顺序逐章写下,而是零零碎碎地写在卡片上(暗火中的主角谢德就是这么写诗的),最后整理成篇。尼斯勒还喜欢使用晦涩的文字,所以一些西方评论家说他操纵他的人物如木偶,他的语言就像蝴蝶翅膀上五颜六色的颜色(尼斯勒本人就是一个收集蝴蝶品种的业余爱好者),认为他是自福克纳以来美国最重要的作家,或者说是自乔伊斯以来最有风格和独创性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