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的哪部小说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生石

《三生石》是一部描写灾难和痛苦的作品,却充满了对独立人格和真挚友情和爱情的敬仰。它以深邃广阔的忧患为背景,写了菩提、方志、陶慧云等几个弱小的知识分子在灾难面前,如何获得对生活的坚定信念,战胜命运的挑战。他们既从梅、兰、朱、石等中国哲学艺术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符号中汲取“骨”与“志”的力量,又从老庄、派宗等哲学中寻求困境的解脱。他们的超脱与理解,相信无所求无所失,当然表现出出世与虚无。但在三生石特定的人生境遇中,透过超脱隐逸的外壳,强烈地表现出内心对生命的执着和对生命信念的光辉。所以菩提和方志知道,在当时沙漠般的世界里,他们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袭击,没有害怕,也没有悲伤,而是在苦难面前行走,在冷静中表现出自己的毅力和恒心。这部作品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创造了一种刚柔并济的阴郁之美。

人在痛苦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对爱情和友情的渴望。“菩提与慧云不久为邻,故常感欢喜。在那个残酷、剑拔弩张的世界里,只要他们能回家,就能找到一片绿洲,滋养他们伤痕累累的心灵。”狭窄的勺院里有动人的爱情和友谊。陶慧云的交谊之广,甚至带有殉难的色彩。她超人的痛苦,超人的忍耐力,放弃爱情的精神,都超出了她自己的负荷。在这沉重的超载中,作者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善良、坚毅、牺牲的道德力量。

三生石描写了菩提和方志在苦难中的真挚爱情。正如方志所说,如果他和他的亲戚朋友讨论他的秘密,恐怕没有人会赞成他的选择。但他用充满感情的心,不患“硬化症”,引导他走向菩提。是方志的爱让菩提这只漂浮的小船靠在三生石上,获得了生命的勇气和力量。同样,我知道因为菩提之爱的安慰,即使在监狱里,我也觉得与生命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和顽强。当人绝望,无法自学的时候,这种精神上的接近和交流,就成了暗夜里的一缕光。

作为一个探索生活、致力于创造新生活的贵人,宗璞渴望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她追求人与人之间的默契,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她在参观澳大利亚作家劳森墓时,感受到劳森作品中令人同情的人物,感叹“这种同情、这种热情、这种体贴,在这个世界上太需要了”!在她展现新时期生活的作品中,总有呼唤友谊的声音。在《米家山水》和《全息》中,我们会感染到一种人与人分离,彼此不理解的挫败感。当我们的作家追求海的女儿的美丽灵魂时,她痴迷于为他人牺牲的爱的崇高。我们甚至可以借鉴《米家山水》母亲口中“小星星,闪闪发光”这种古老而朴素的童谣,渴望被友爱的精神所哺育,让我们像小星星一样,不互相排斥,各自发出闪闪的光芒,装点迷人的夜空。

宗璞证实:人生何其艰难。人在克服生活困难的路上,需要别人的安慰和温暖。在这一点上,她和前任冰心惊人的相似。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她们都是女作家,而是因为她们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文化背景都很接近。在《致年轻读者》中,冰心说:“爱在左边,同情在右边,我们走在人生道路的两边。随时撤种,随时开花,用花来装点这一段漫长的路程,让穿枝刷叶的人不会感到痛苦,不会感到眼泪要掉下来,也不会感到悲伤。”不是悲伤,是淡淡的幸福,是温暖的安慰,让人踏过荆棘,带着爱和同情走过这漫漫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