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为什么被毁?
二进下令火烧圆明园,以报复清政府抓臣虐囚。
1860年9月,英国外交官巴夏礼和尔金的私人秘书洛基打着停战的白旗到通县与清政府谈判,被载垣和僧沁逮捕。他和一小队遭到伏击并被活捉的英法士兵一起被带到北京,被囚禁了一个多月。在监禁期间,这些人遭受了各种酷刑和侮辱。
英法外交官被拘留虐待,不仅违反了埃尔金勋爵看来的西方国际法,也违反了中国自古以来“两国交费不砍头”的行为准则。
英国统帅格兰特在给法国统帅蒙托邦的信中更明确地承认:虽然5438+00年6月初英法联军洗劫并部分破坏了圆明园,但一旦清政府重新占领圆明园,可以“一个月内收复”,对清帝起不到重大打击作用;而且完全“烧了这个花园就能惩罚残酷的政府。”
扩展数据:
18年6月,英军统帅、第八代埃尔金伯爵詹姆斯·布鲁斯(臭名昭著的古希腊石雕收藏家、第七代埃尔金伯爵之子)下令焚毁圆明园。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士兵们被指派在宫殿、宝塔和其他建筑中放火。特别严重的损失是皇家图书和档案,大约10,500册图书和档案,包括关于中国历史、科学技术、哲学和艺术的最罕见和精美的作品,都在二晋大火中被烧毁。
因为很多亭子都是用易燃的松木做成的,所以北京北郊的天空弥漫了好几天被松香包裹的浓烟。“再也没有一双眼睛可以见证另一个时代的艺术才华和品味,”英国牧师罗伯特·麦克格写道,语气中没有一丝愧疚。“没有人留下,没有房子留下。让这里没有宫殿的痕迹。现在,让我们回到北京,我们完成了。”
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人民网-火烧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