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亲爱的生活》的写作技巧
2013年,梦露被诺贝尔文学奖肯定,成为第13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以下是对她最后一本短篇小说集的简要分析:
第一,写作主题
逃离是全书最鲜明的主题,贯穿全书。
《漂流日本》中的女主角逃离了妻子和母亲的双重角色,她渴望逃离没有交流的婚姻和自我成长的对立面——孩子。
《雅梦森》中的女主角从宗教氛围严格的爷爷奶奶家出走,最后从那个深深伤害她的男人那里出走。
在离开玛弗瑞的过程中,莉亚逃离了专制的父亲、玩弄女性的丈夫和忘恩负义的牧师。雷的妻子病重,真正相爱的两个人也渴望逃离这种无奈的困境。
《沙砾》中的母亲逃离了平淡的家庭生活,追求激情,而她的孩子却渴望逃回原来的家。最后前夫和激情对象* * *双双导致女儿死亡,失去了女儿的母亲,只好逃回城市,自己辞职去工作。
《避难所》里的月经一直被她叔叔控制着,关心他的每一个表情,欣赏他的鼻息。最后她厌倦了,想逃离这种被控制的状态。
《傲慢》中的兔唇男主角一生都在逃避别人的同情和嘲笑,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逃避真正爱他的艾达,最终逃避了爱情。
科里的瘸腿富家女,为了别人给的爱甘愿被勒索,几乎逃避了生活的真相,直到不得不面对现实。
《火车》中的主人公杰克逊小时候被继母性侵,导致他一生在性方面无能。所以,每当他不得不面对真挚的爱情时,他要做的就是逃避,远远的离开,留下两个心碎的女人。
《湖景在望》中年迈的女主角唯一的想法就是逃离养老院和老人的孤独处境。可惜她的身体状况让她束手无策。
《多莉》中年迈的女主人公渴望逃离等待死亡的平静生活。然而,一旦生活发生变化,她的第一个想法仍然是逃离无法忍受的处境。
后四部小说是半自传体的,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门罗小说的永恒主题:逃离专制的家庭,霸权的父母,文化贫乏的城镇,毫无生气的婚姻,父母的责任和宗教的束缚。
前10部小说和四部自传反复描述和刻画了这些主题。但是,每个故事都让人耳目一新。这要归功于门罗的写作技巧。
二,门罗的小说写作技巧
1.写作视角是传统的全息视角。
即作家无所不知,有超越一切、理解一切的上帝视角。
2.她的小说的叙事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
门罗很好地利用了时间和记忆,打破了事件的正常进程,用记忆重新诠释了整个事件。比如漂流到日本,沙砾,火车,小车。
3.叙事风格是循环的
逃避是下一段感情的开始。比如漂流到日本,离开Maffry和火车。
4.善于运用文学典故和比喻。
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等名字的作用是类似的。比如《离开玛弗瑞》(Leaving Maffry)中的利亚(Leah),这个名字来源于圣经,意思是永远得不到丈夫爱的女人。利亚,只有上帝爱她,还讽刺了一小撮宗教信仰。
5.用环境衬托人物的心情
这是一种传统的文学表达方式,门罗处理得很自然,也很有逻辑。比如亚洲萌森,利用冬天的寒冷天气来衬托来这里支教的女老师的冷遇。《沙砾》里的大雪不停地下着,引爆了母亲和孩子对未来的焦虑。
6.善于运用心理描写,描写准确。
小说虽然是以上帝的视角来讲述故事,但也不时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眼神和回忆来讲述故事。
这时候门罗会特别描述他们的心理状态,评价过去发生的事情,并通过他们的态度对未来发生的事情做出预测。比如漂流到日本,骄傲,火车等等。
7.哥特式的写作风格,变得吓人
门罗善于为读者挖坑,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束已经在发生的事件,极大地惊吓了读者。
比如《漂流日本》中,女主角刚和某人发生了一段愉快的恋情,回来发现孩子不见了。然后详细描述了女主角的恐慌心理,无限放大了她的恐惧。当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吓坏了,类似于《沙砾》。
当我读到《湖景在望》的时候,我彻底惊恐了,仿佛置身于那种老无所依的恐怖境地,孤独、绝望、悲伤、无助。
8.借鉴电影表现手法,画面感很强。
比如《漂流日本》中,女主角想象女儿寻找母亲的描述,很容易让读者看到一个惊恐无助的小女孩形象。
在《亚孟森》中,中年妇女莉亚谈到失去孩子的抚养权,读者很容易看到一个臃肿的女性形象,满脸悲伤和遗憾。
9.讽刺高能
门罗非常擅长讽刺。在她的所有小说中,她对男性和男权主义的辛辣讽刺无处不在。
在这本小说集中,父亲专制霸道,爱打人;老公冷漠,自私,专制,不负责任;男人自卑,懦弱,墨守成规。
看书的时候请把这些图片放在正确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