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系列(10)可惜年轻人不轻浮——读张爱玲的《我年轻的时候》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我年轻的时候》一直被忽视。就像很多人的青春一样,真的没什么好聊的,就这样忘记了。

虽然这部小说从艺术探索层面上确实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创作的对比,象征手法的运用,尤其是风格的交叉渗透,被一些人注意到,值得品味,但从故事本身来说,这部小说确实平淡无奇。

亚里士多德认为,讲故事需要从常规背景出发,引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突发情节。随着正常状态的打破,小说人物对遭遇的反应使故事得以成立。

另一方面,《我年轻的时候》讲述了一个名叫潘的医学院学生遇到一个俄罗斯女人,并爱上了她的初恋。最终,另一个人嫁给了一个俄罗斯人,他的浪漫梦想结束了。

看着短暂朦胧的恋爱过程,只是在名义上,他教对方中文,对方教他德语。究竟是以怎样的思想对待潘的,不得而知,所以更像是潘的单恋。

没有接吻等身体上的亲密行为,也没有戏剧性的性格或情节冲突,无法从伦理的高度进行所谓的道德反省;也无法从东西方差距的层面去做文化或历史的审视。

冲突还是有的,但主要是在潘心里,那就是浪漫与现实,高贵与平庸的差距。

他向往的是西式、贵族、新潮、优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完全来源于他肤浅的想象。另一方面,他厌倦了东方的、古老的、乏味的、庸俗的生活。两者的细节对比中有一种幽默的讽刺。

比如他认为外国人是电影明星、广告模特;他认为当一个人被撞时,跌跌撞撞地走进酒吧,坐在高脚凳上喝威士忌是“高贵而不雅”的;他认为喝咖啡的器具是明亮的;医疗仪器的辉煌,电疗设备的精致,爵士乐,德国品牌自行车,新文艺,甚至干净的白大褂,都代表着现代科学和文明。

而在中国他身边的人,他的父亲用带把的茶杯喝酒吃炸花生,捕捉到了一个中年油腻男人的形象;我妈没学历,牺牲了一生的幸福。她只知道如何喂养她的孩子。她是一个穷人。如果“风吹她白发”,有苦难的悲凉剪影,那都是对的,也是可恨的。“我妈头发还没白,喜欢偶尔拔一拔。”

她不知道怎么哭,怎么表达自己的悲伤。她只是找孩子,让他们哭。闲暇时,她只喜欢听越剧和麻将。简而言之,可怜老太太的精神。姐妹俩虽然也在读大学,但是浓妆艳抹,不美不肯检点,低俗不堪;下面一大群弟弟妹妹又脏又累又不懂事...尤良一定经常抱怨:我怎么能和这些人混在一起?

看书的时候,潘喜欢在书的开头勾勒出一个人的脸部轮廓,很简单的线条,鼻子突出,看起来像个外国人。这是他内心的投射。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秦希亚,一个在学校休息室兼职打字员的俄罗斯女人。这不就是她天天素描,日思夜想的美女吗?

另一方面,只要是外国女人,茹凉画的模糊剪影看起来都像。茹凉认为这是天意,他心中生出莫名的喜悦,仿佛是他自己创造了对方。好像他只要走到他面前说一句“是你啊!你是我的,你不知道吗?”你可以轻轻掐掉她的头,放进书里。

习覃看到了茹凉书里的肖像,她的脸变红了。这两个人开始交谈。梁心想,难道她认为他爱上了她,然后她也爱上了他?

习覃家其实比茹凉家差多了。她白天在一家外企工作,晚上做兼职。但是在茹凉的心目中,她是一个多么能干的女孩啊。“人家不像他姐姐。”。爱情是盲目的。但事实上,辛西娅的形象与他的想象并不完美。第二次约会:

现在他看到的是一个普通的有几分姿色的女孩。她的头发是黄色的,但有深有浅,靠近头皮的部分是油腻的栗色。她刚吃完简单的午饭,看到他来了,就把纸袋揉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她一边和他说话,一边一直在想润唇膏上是不是有面包屑,还不停地用手帕擦嘴。要小心,但是怕把唇霜擦出线来。她藏在桌下的腿只穿着肉色丝袜,高跟鞋褪了色,因为画面很舒服。

这种差距让茹凉“感到恼火”,但他很快就想到了好的一面,或者只是想要对方好的一面。两人开始互教语言。

作为谈话对象,辛西娅告诉了他家里的情况。她、她的姐姐和她的母亲与她的继父住在一起,处境困难。茹凉不想知道太多,因为他想保持良好的形象。“认识她之后,他的梦想就不会实现了。”

碰巧这个梦想不会实现。有时她吃零食。她把书摊成一个盘子,在书上撒上碎糖和胡桃碎。她不介意像那样合上书。他不喜欢她邋遢的脾气,但他尽力对她视而不见。他挑出她身上更富有诗意的部分来关注和品味。他知道他不爱辛西娅。他是为了爱而爱。”

表面上看,尤良在爱情上很单纯,很傻逼。事实上,他知道他是为了爱而爱。他和辛西娅,可以说是各有所需,没有初恋情人之间的盲目和狂热,更多的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理性算计。

潘茹凉明白“草率的婚姻会毁了他的一生。”一旦发现了后果的危险,为了所谓的自由,“他立刻打消了向辛西娅求婚的念头”,而当辛西娅告诉他自己即将结婚时,茹凉“不知道是松了一口气还是单纯的害怕”

其实并不是“纯粹的恐惧”,而是纯粹的虚荣心。他缺少浪漫,所以他需要浪漫。他想象自己悲伤地吃着对方的婚宴,喝得酩酊大醉。

可悲又讽刺的是,“他没想到没酒吃。”之后,他看到了患病的辛西娅的不光彩形象,他的浪漫梦想彻底幻灭。从此,他不再在书的开头画反派了。

那么,潘对自由的理解是什么?请看:

黄昏的天空是辽阔的,年轻人的天空是无边的,年轻人的心飞向远方。但是人的胆子真的很小。世界那么大,他们必须找到一些陷阱来束缚他们。

只有年轻人是自由的。年纪大了,就一寸一寸陷入习惯的泥潭。不结婚,不生孩子,逃避固定的生活,都是白搭。孤独的人有自己的泥巴。

只有年轻人是自由的。知识一打开,他们首先发现自己的自由是一件很难得的东西,所以无法保持。正因为自由是宝贵的,所以它看起来像一只烫手的手——一个自由的人到处磕头,要求别人接受他的自由。

潘茹凉,一个年轻人,对自由一无所知。自由与年龄、婚姻和孩子、固定的生活和知识无关。自由是为了满足习惯,孤独,责任和负担,所有的泥潭。

自由价值观的扭曲,给爱情、婚姻、浪漫、纯洁、优雅带来了不切实际、错误的想象。潘和秦不是因为自由才走到一起的,所以他们分道扬镳,也不是因为害怕失去自由。

他需要的只是诗和远方,温柔的安慰和美好的憧憬。有个女生曾经跟我说过,我很喜欢中药,因为每次看到柴火上放着药罐,中药被蒸得挥之不去,然后伴随着药的香味,她就用扇子轻轻扇着。那一刻,太浪漫了。

张爱玲在一篇题为《爱》的散文中写道:“我在千万人之中,遇见了你想要遇见的人。在千万年里,在时间的无垠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我碰巧赶上了。没有别的可说,只是温柔地问:哦,你在吗?”这也是一种浪漫。

浪漫是每个人的根本欲望和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是自由不是靠浪漫获得的。即使是两个志趣相投的人在千万人之中相遇,想要度过一生,还是要穿衣洗脸,吃饭走路,工作睡觉。

他们的自由来源于他们的关系,他们的相处方式,他们为了相处而不得不处理的各种社会问题。

张爱玲对浪漫是冷漠的,也是警惕的,但她还是需要表面的天真去想象一场千万年里千万人的相遇。

如果没有浪漫,人生岂不是很精彩?张爱玲说,“我写小说,每一篇文章总是写到某一个地方就觉得写不下去。让我特别难受的是最近拍的《小时候》,刚刚吃力地越过障碍,刚好可以顺流而下,自由写作。故事结束了。这是我不能不自己做决定的事情。”像潘一样,她似乎无法想象如何在平常的日子里和她不喜欢的人一起创造自由。这可能也是《小时候》如此平淡的原因之一。

人是不是要在希望的同时失望,在渴望的同时疲惫,在坚持的同时放弃?

在浪漫与平庸的极端中挣扎,潘年轻,却没有投身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段恋情。他激情满怀,忘乎所以,因此失去了一个轻佻的机会。

他恋爱了,担心了,逃跑了。为爱而爱,成了一种承受不了任何生命重量的爱。更严重的是,他失去了一个积累免费经验的宝贵机会。

这样,我也同意一位研究者对这部小说的评价:“这是一部被人忽视的短篇佳作,它展现了人生固有的、普遍的、深厚的根基,在世俗中蕴含着哲理,在平静中蕴含着巨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