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放学后-日本东野圭吾
东野圭吾的名著也是我读的第一部悬疑推理小说。总的来说,我个人感觉还不错。然而,最让人无法接受和不解的是,愚蠢的杀人动机和如此忠诚、聪明、凶狠的室友。
-
放学后好像总有人想杀我这个数学老师,差点被撞倒掉下轨道,洗澡的差点触电。天竺葵花盆差点砸到我头顶,有人晚上回家开车想杀了我...所有这些假象让人觉得凶手是想杀我,但都是凶手自己做出来的假象,为了转移警察和群众的注意力来掩盖真相。想必这是推理小说的一大特色。
《密室》的问题在于,一开始,读者想不通凶手是如何逃出密室的。最后对“我”的仔细观察和推理过程,也使得对“我”的解释出乎意料却又顺理成章,但却和射箭社有着莫大的关系。没有射箭社给惠子的关键箭,谜题就解不开。密室悬疑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
还有一个特点,在阅读时,作者对情节的设定,对人物表情的描写,都能引起读者的想象,让读者产生疑惑:这是凶手吗?比如写“我”爬了一座山,曾经背着高原上的学生洋子,于是她暗恋“我”,邀我去新洲旅游,但我未能遵守诺言,可能会引起怨恨。我妻子上原广美听到“我”差点被车撞死时的表情和语言描述...当人们和读者认为凶手的目标是“我”时,人们就认为凶手可能是他们,这进一步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
解开谜团的一个关键方法是思考与情欲和金钱无关的高中女生什么时候会怨恨别人,问题的答案也是小说的主题。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美好的,纯洁的,真实的东西,比如友情,爱情,或者自己的身体,或者外表。很多时候,更抽象的记忆或者梦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试图破坏或夺走这些重要东西的人是他们最讨厌的。最后听到惠美宫坂的杀人动机让人震惊,因为正在手淫的老师觉得自己被眼前的景象强奸了。“草长莺飞的青春突然像玻璃一样碎了”,仇恨开始萌芽...她想过自杀,但被室友阻止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这两位老师永远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一场精心策划的高中生杀人案开始了,给校园里的“放学后”增添了许多焦虑和恐慌。
小说的故事,尤其是杀人动机,让人觉得有点牵强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一个高中女生因为被人看到手淫而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室友联手精心策划谋杀两名老师。高中女生那么脆弱,室友那么忠诚,犯罪的女生很凶,不怕杀人。太夸张了。只是一个高中女生,但是她作案的时候那么有心机,事后还能淡定。还是因为在日本,在中国,我们要在三天内赎罪——投降。但小说想表达的“美好、纯粹、真实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在生活中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