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古代大型墓葬经常出土大量的陶俑呢?

我们知道,秦国统一天下后,段时间内在全国上马了很多超大型土木工程,客观说,确实加重了人们负担。天下经过几百年战乱奋争,好不容易统一下来,老百姓都盼望着不再打仗了,可是秦始皇的一系列为政举措,不禁让六国发出了“天下苦秦久矣”的哀叹。由最初的虎狼之国,变成“苦秦久矣”,足见这些工程带来的负担。

在今天的考古发掘大型墓葬时,经常会出土数目众多的陶俑。这些陶俑有的仿制成人形,有的则是牲畜、家禽或其他各种器物。为什么大型墓葬里会埋有数量如此之多的陶俑呢?这得追溯到远古时代的人殉制度。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自阶级出现以来,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就成了人类社会的常态。尤其是在奴隶社会,奴隶等同于牲畜,奴隶主可任意对其买卖或宰杀。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殉制度便出现了。所谓的人殉,指的是奴隶主逝世时,要大量的奴隶陪葬的制度。

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殷、周时期的墓葬就有大量的人殉现象。这些陪葬的奴隶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杀死再埋,一般一个大型墓葬中都要陪葬三四百各个奴隶。不可谓不残忍!

这样残忍的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逐步停止。进入封建社会,统治者或许认识到杀害大量的奴隶和牛马殉葬太过浪费劳动力,便想出了用明器替代人殉的方法。

明器是殉葬品的忌称,而陶俑便是名器的重要内容。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各式各样仿制人物、禽兽、生活用具的陶俑代替残酷的人殉,并逐步形成制度。因此,在秦以后王侯墓葬中罕见人殉而出现了大量的陶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