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贝勒和贝子有什么区别
1、爵位等级不同:
贝子:第四等的皇族爵位称作固山贝子,简称为贝子。
贝勒:宗室封爵第三级,清建国后,成为宗室封爵名。
2、服饰不同:
贝子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各一团。
色用石青,前后绣四爪正蟒各一团,朝服通绣四爪蟒文,蟒袍亦如之,均不得用金黄色,馀随所用。
3、受封人群不同:
贝子:属于中国清代贵族爵位名。
贝勒:属于皇室爵位(皇室爵位有时候也会授予蒙古人)。
清朝爵位
1、和硕亲王
和硕亲王简称亲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中内扎萨克蒙古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在外扎萨克蒙古中为第二等爵位,仅次于“汗”。
2、多罗郡王
多罗郡王,为清宗室的第二等爵位。皇子、宗室子得封之。世袭和硕亲王的承嗣者封多罗郡王。本词条列出了清朝历史上的宗室郡王(不包括外藩郡王),包括追封以及被夺爵或降爵的郡王,但不包括曾是郡王但后来晋升或追封亲王者。
3、多罗贝勒
多罗贝勒,原为满族贵族称号,即金代“勃极烈”的意译。宗室封爵第三级,清建国后,成为宗室封爵名,全称为多罗贝勒。清初,天命年间置八和硕贝勒***议国政。
崇德元年(1636年),定王公以下九等爵以封宗室,多罗贝勒为三等爵,位次多罗郡王之下,固山贝子之上。亦用以封蒙古贵族。
4、固山贝子
固山贝子简称贝子,原为满语“贝勒”的复数,有王或诸侯之意,是清朝建国后的宗室爵位名,崇德元年(1636)定王公以下九等爵以封宗室,固山贝子为宗室封爵第四级,低于多罗贝勒,而高于奉恩镇国公。
5、奉恩镇国公
奉恩镇国公,为清朝爵位名称,又称入八分镇国公。宗室封爵第五级,在固山贝子下,奉恩辅国公(入八分辅国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