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流派

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因清代狭邪小说《花月痕》中“三十六只鸳鸯同命,一对穷蝶”的诗句而得名。又叫“星期六派”,因为其内容多描写才子佳人之恋,也因为《星期六》是鸳鸯蝴蝶派刊物中影响最大的。主要起草人:包、徐振亚、周寿娟、李、李。主要出版物有《星期六》、《小说时报》和《梅御》。他们的文学观念表现为以文学为游戏和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在意境和风格上倾向于世俗化和媚俗化。代表作品有徐振亚的《玉梨魂》、李的《广陵潮》。这种文学思潮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49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其社会和文学原因,在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过渡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新感觉派:(上海小说,新感觉派小说)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产生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其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和叶凌风。穆时英被誉为新感觉派大师,海派大将。新感觉派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新感觉派的内容多表现上海这个半殖民地大都市的生活,着重描写病态的生活、变态的两性关系和心理等。夜总会、舞厅、酒吧、投机者、交际花等往往是描写的场景和对象;尽量捕捉新奇的感受和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受投射到对象上;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心理分析,注重双重人格的表现,追求小说的形式技巧。代表作品有穆时英的《夜总会里的五个人》和《上海狐步舞》。新感觉派发展了文学表现的内容,但也有颓废悲观的。

海岛文学: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从上海沦陷1937 165438+10月到日军侵占租界1941年存在。这一时期,租界四面被日军占领,只有租界在日军到达前被英法等国控制,故称“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的特殊环境开展抗日文学活动,被称为“孤岛文学”。海岛文学影响最大的方面是:首先是杂文。岛内作家、、(巴人)王等发表了许多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杂文,有着鲜明的爱恨情仇。王与、在杂文界就“鲁迅风”问题进行了一场颇有影响的论争,并出版了杂文刊物《鲁迅风》;二是戏剧活动特别活跃。余陵的《夜上海》、《长夜漫漫》等戏剧反映了沦陷区人民的生活和斗争,阿英的《血色鲜花》、《海上英雄》等戏剧歌颂了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沦陷区文学:1941 12年6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时代,将其纳入沦陷区文学的轨道。在此之前,已经有1931的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的七七事变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统称为“沦陷区文学”。1941上海彻底沦陷时,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上海一大批进步作家,出版了一大批具有爱国理想的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主人》、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苏青的《结婚十年》等。在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堂语录》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叛逃者进退两难的矛盾心态。

七月小说:胡风主办的《七月》、《希望》等杂志,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它联合路翎、丘东平等小说作家,主张在现实主义的旗帜下反映一个活生生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有血有肉的感受和对人们心灵的直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小说比七月派的诗更能体现胡风的理论主张,而且大部分都被编入了七月文学作品,胡风自己写了序言,所以被称为“七月派小说”。他的代表作是路翎的《富家子弟》。

问题小说: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第一个趋势,出现在1919到1922的后半段。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庐隐和。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生活的问题,并以小说的形式艺术地表达出来。文学研究会作家写的“问题小说”涵盖了婚姻、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广泛的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病的敏锐感知,赋予了五四文学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的批判精神。不足之处主要是作者急于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向使他不可避免地患有概念化和抽象化的疾病,人物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品有冰心的《两个家庭》和《当你孤独无助又贫穷的时候》。

乡土文学:乡土文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鲁迅的故乡。20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出现了一批贴近农村的青年作家。他们的作品受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所谓的“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徐阶、徐、王、和台静农。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这一文学命题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生活在北京上海大都市的流浪者见证了现代文明与父权制乡村的不同。他们受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带着童年和故乡的记忆,用暗含乡愁的笔触,将“乡村的生死与泥土的气息”搬到纸上,呈现出鲜明的乡土色彩。代表作品有彭的《挑刺儿》、王的《累了》、徐的《疯女人》、台静农的《大地之子》等。

自传体抒情小说: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原体,作者多以创造社为主。创造社主要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和近代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因此强调“按照自己的内在要求从事文艺活动”。主张再现作家自身的生活和心态,弱化对外部事件的描写,注重对作家心态的大胆揭露,包括对个人私生活中灵与肉的冲突和变态心理的揭露,以此作为挑战一切旧道德伦理的艺术手段。自传体抒情小说作为一种创作潮流,始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集。

社会分析小说:以茅盾为首的一类小说,其特点是:表达时代斗争的重大主题,在创作之初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以形象拓宽思考深度,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特别是时代人物,在戏剧性冲突强烈的情节中描写人物的成长史或突出人物的瞬间。在左翼中,沙汀、吴组缃等人追随茅盾的创作。这种小说模式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影响深远。

东北作家群:指“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流亡到山海关,在左翼文学运动的推动下自发开始文学创作的一群文学青年。他们的作品反映了东北人民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家乡的怀念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风格粗犷宏大,描写了东北的风土人情,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的八月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