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他有哪些作品?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小说家。1899年出生于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医生家庭,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担任记者,并以记者身份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上各种疾病和抑郁症,于1961年自杀。他的早期小说《太阳照常升起》(1927)和《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品。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塑造了一个摆脱迷茫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以及小说《丧钟为谁而鸣》。20世纪50年代,圣地亚哥被塑造成一个“你可以消灭他,但你无法打败他”的“硬汉形象”(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海明威是美国民族的精神丰碑。

20世纪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早期。他写了《在我们的时代》、《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以及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在这一时期,正如社会崩溃背后的西方世界退化为艾略特所看到的荒原一样,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讲述的是一群生活在战后欧洲的年轻人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小说的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摧毁了他的性能力。他爱上了一个英国护士,布雷特·阿什利,她也爱上了他,但他们没能在一起。

美国作家罗伯特·科恩(Robert Cohen)对生活抱有许多虚假而浪漫的幻想,他也爱上了布雷特,但她并不喜欢他。这群年轻人,历经沧桑,战后漫游欧洲大陆,整天无所事事,喝酒,吵架或者打架。战争夺走了他们的亲人,给他们留下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创伤。他们对战争极度厌恶,对正义和传统价值观产生怀疑,对生活感到厌倦、困惑和沮丧。小说以独特的角度谴责战争,是反战的。这部小说因为描写了一代人的迷茫,成为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帝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产生的历史原因,指责战争摧毁了人们的理想和幸福,伤害了人们的心灵,使数百万无辜的生命毁于一旦。这部作品揭示了海明威散文风格和“现代叙事艺术”的基本特征,作品情节简单意境纯净,语言朴实无华,语句短小精练,环境描写实现了情景交融。

20世纪40年代,根据他在非洲的经历和印象,他写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的雪》,还出版了《弗朗西斯·马贝坎的短暂幸福》。1932《午后之死》出版,推崇美国建筑师罗德威格“越少越好”的名言,使作品趋于精致,缩短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丰满含蓄,耐人寻味。

从65438年到0939年,海明威创作了著名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它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罗伯特·乔丹,一个国际纵队的志愿者,为了配合游击队的炸桥行动而牺牲了。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最具思想性的作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孤独、困惑和哭泣,使自己融入社会,表现了献身正义事业的崇高精神。

二战后,海明威的创作进入后期,其代表作《老人与海》因其在“充满暴力和死亡的现实世界”中的勇气,获得了1954的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用自己的经历揭露了当局的虚伪和现实的残酷,刻画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茫,作品中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爱,让现实主义在开放包容的探索艺术创作方式中获得了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