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形象的三个特点。
恩格斯对欧洲文艺复兴说:“这是一个需要和产生巨人的时代。”同样,中国的“五四”也是需要和产生巨人的时期。鲁迅就是这个时代产生的巨人之一。“鲁迅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领袖。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作品丰富而深远,在诗歌、小说、散文等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鲁迅小说先后形成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短篇小说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万读者的心弦,感染和教育了年轻一代,令人永志不忘。本文试从语言、结构、人物、主题等方面分析其艺术特色。第一,简洁生动的语言风格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里开始并成熟”是一个奇迹,中国现代白话文学语言在鲁迅手里开始并成熟更是一个奇迹。鲁迅是新文学运动以来第一个用白话写小说的人。他主张:“写完之后至少读两遍,尽量删除不必要的字、句、段,这并不可惜。”他的小说语言具有意味深长、生动质朴的风格。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锤炼文字,准确精炼。如《药》中写道:“华大妈在枕头下掏出一袋洋钱,放了许久,给了老栓。老栓接过来,放进她的口袋里,在外面按了两下。”这段话用了“掏”、“拿出来”、“递过去”、“摇一摇”、“装一装”、“按两下”等动词和形容词,生动地描述了勤劳节俭的华老栓夫妇把自己的血汗钱存起来,用来买人血馒头,来犒劳儿子的消费。
(2)词语组合高超。鲁迅运用比喻、借代、对比、排比、重复等手法,使作品引人入胜,耐人寻味。1.比喻:比如《医学》里说“老栓也往那边看了,但只看到一堆人的背影;脖子伸得很长,好像很多鸭子被看不见的手捏了起来。”用一只长着脖子的鸭子来形容人们踮起脚伸着头挤在刑场周围看砍头的情景,反映了人们的无知和麻木。这个比喻新颖而恰当。2.借代:比如《孔乙己》中写道:“得十几条,可买一荤菜,但这些顾客多为短袖帮,一般不那么有钱。只有穿长衫的,才走进店旁的房子,要酒要菜,慢慢喝。”“短衣帮”用来指当时的穷人,“长衫帮”用来指当时富裕的上层阶级。给不同的人换上不同的衣服,发人深省。
3.对比:比如《故乡》中,写到闰土少年的形象是“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脖子上系着亮银色的项圈”。二十年后,闰土的形象是“他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一件很薄的棉袄,浑身瑟瑟发抖;手里拿着一个纸袋和一根长长的烟斗,不是我记忆中那只又红又圆的手,而是像松树皮一样又粗又笨又裂的手。“用对比手法来描写跳进土里的男孩和二十年后变成“傀儡”的人,表现了鲁迅对闰土的无限同情。
4.重复:比如《孔乙己》第三、第四、第六段,有:“你可以笑几声”“大家都笑”“大家都笑”,重复三次,说明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只是一个笑话。店主说:“我还欠19美元!””“你还欠十九块钱!”“孔乙己还欠十九块钱”等重复四次,说明店主不关心孔夷的生死,只关心孔乙己的“欠十九块钱”,可见孔乙己的悲惨命运。5.排比:比如《伤逝》有几行:五个“这样”,两个“我讨厌这样”,三个“我要这样”,说明涓生倾吐了对儿子的思念和悲伤,很抒情。
(3)标题简洁,高度概括。比如悼念过去,可以理解为“悼念死去的子君”或者“悼念逝去的时光和子君”。“药”不是治病的药方,而是从沾有革命先烈鲜血的馒头中提炼出的治疗消耗的“药”,寓意深刻。八个新故事的标题是《补天》、《飞月》、《铸剑》、《崛起》。
死亡,非攻,治水,摘蔷薇,出关,其中补天原名卜舟山,铸剑原名眉尺,修改后的标题更能表达作品主题。《补天》寄托了作者造就新人、补天救民的宏愿,《铸剑》则表现了作者铸剑复仇的战斗精神。
第二,基于彰显个性原则的小说结构形式
鲁迅的小说不是以故事的曲折取胜,而是以塑造生动的人格而闻名。他的小说结构以表现人物个性为主,结构形式丰富多彩。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条中心线索贯穿整个故事。比如《一件小事》,写的是撞车前后,结构清晰。社会戏剧是按照时间顺序从剧前到剧后组织的。《幸福的家庭》把青年作家的想法和现实的烦恼交织在一起,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艰难处境。《皂》围绕着“巴皂”和孝顺女儿的关系,巧妙地揭露了四明的虚伪。
(2)两条线索结构。它可以表现为主线和辅助线,也可以表现为明线和暗线。《故乡》主线是“我”,副线是“润土”;同时,故事是通过对比来组织的。通过20年前西瓜小闰土天真活泼的形象与20年后悲惨的闰土的对比,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的贫苦生活现实;20年前,称“我”为勋哥,我们很亲密。二十年后,润土称“我”为主人。前者和后者的对比突出了阶级的存在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通过宏观的儿童与水生生物的关系比较,以及童年的“我”与青年的关系比较,展示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药》有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了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疗痨病,暗线是革命家于霞被统治者屠杀。两条线索贯穿人血馒头,形成一个故事。这种明暗线的情节结构非常巧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截取生活片段的结构。这是通过几个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方式。《孔乙己》属于纵向片段结构,按顺序描写了孔乙己数次造访咸亨酒店。《阿q正传》整体上是一个纵向的碎片化结构,但也是一个横向的碎片化结构,写的是胜利的故事,爱情的悲剧,民生问题,从中兴到末路,革命,不革命,大团圆,描写了阿q生活的方方面面。
(4)运用倒叙和补充叙述。先写结局,再叙述和回忆人物的悲剧过程。如《祝福》,先写祥林嫂之死,再叙说她悲惨的一生。《伤逝》以涓生搬回会馆,为子君之死而惋惜为开头,进而回忆了他与子君认识、相爱、同居、分离、死亡的悲剧过程。
(5)根据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组织情节结构。《狂人日记》讲的都是一个狂人的病态心理,但我们可以从中梳理出一条线索。疯子从历史中研究,发现夹缝中有“吃人”;而且,看到现实社会是食人社会,就能看出食人者的虚伪;最后,疯子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号召大家推翻这个吃人的社会。这部小说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6)小说的结构安排采用侧面对比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治水》第一节,现实文化山上的学者讨论有没有余这个人;第二节写君子士迎大禹;第三节描述大禹治水的英雄形象。写文化大山的学者和水利督察的腐败,从反面衬托了大禹对大众的奉献,同时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无缝的结构。茅盾在评论鲁迅1920年代小说的结构形式时说:“在中国的新文坛上,鲁迅往往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十多部小说中几乎有一部是有形式的,而这些新形式对年轻作家的影响很大,大多数人必然会效仿。”
第三,典型性塑造了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
在鲁迅的小说中,有些章节是关于农民的。这些作品描写了20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在生活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乃至世界闻名的楷模。在这个长长的农民形象画廊里,有以精神胜利著称的阿q,有恐惧而死的祥林嫂,有倔强而泼辣的爱情大妈,有慷慨好客的六一公公,有忧郁的土地。对于他们的描写,鲁迅大多抓住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或者所谓的“半条命的故事”,或者从童年开始一直写到二三十年后的各种语重心长的故事。这样,人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的农民生活历史,看到鲁迅对造成他们灾难的社会根源的探索。我们不知道阿q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但是他生动具体地描写了润土青年时代的生活方式。他是如此的睿智,勇敢,豁达。他讲的都是海边乡下的事,不管是地里看瓜,还是沙滩上抓鱼捡壳。从《故乡》这个活跃、健壮、活泼、见多识广、口齿伶俐的瓜田上海滩之地,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社戏》,充满欢乐的阿发、贵生,充满活力,敢于旅行。和润土一样,这群农民的孩子尽管年龄很小,却有能力适应农村生活。除了放牛、撑船、捞虾,“没有一个会游泳的,但有两三个还是很会兴风作浪的”。劳动生活锤炼了他们的勇气,大自然的广阔天地丰富了他们的智慧,他们都具有劳动人民传统的淳朴、善良和热情。在这个偏僻的海边小村生活多年的农民,十个有九个是文盲,不知道那么多圣贤经典。孩子们在一起玩,虽然年龄相仿,“但说到那一辈,至少是叔伯,有的还是曾祖父,村里也不会有人想出‘有罪’二字。”村里的农民都很慷慨好客,友好热情。家里有客人,都是在田里放牛捞虾的孩子。捕到的虾都是小客人。这些农民的孩子想尽办法说服大人用船带着他们的小客人去看戏,并在途中注意安全。从剧院回来的路上,偷罗汉松是社会戏剧中最有趣的一幕。因为煮豆子是给客人吃的,阿发兴奋地说:“偷我们的,我们的大很多。”这样朴素善良的思想,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旧社会,就像一团明亮的火焰,让人看到了人生的未来和希望。主要的农民形象有阿q(《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善四嫂(《明日》)、爱姑(《离婚》)、七斤(《风波》)、《(故乡》)。鲁迅的小说注重揭露封建主义的罪恶,描写知识分子的命运,探索他们的前进道路。因此,孔乙己和陈士成的人生悲剧都是封建制度崩溃时期的历史悲剧,因为科举制度是依附于封建制度的。一旦封建制度崩溃,走科举之路的知识分子必然会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悲剧。鲁迅没有选择科举状元丁作为主角,而是选择了穷困潦倒的孔乙己作为主角,这反映了他对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历史命运的认识。正是通过这种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鲁迅告诉人们,随着封建社会接近历史征程的终点,曾经给中下层知识分子带来希望的科举之路早已成为死路一条。如果说《呐喊》中的孔乙己和陈士成是作者含泪哀悼的,那么《彷徨》中的作者并不怜悯他的仇恨和讽刺,竭力诅咒他们的死亡。无论是四明、高德宇还是他们那帮狐狗,表面上是可敬的、有见识的君子,骨子里却是颓废的、无耻的。他们厌恶一切新事物,疯狂诅咒五四新文化,口口声声说要“推倒歪风”,“保存国粹”。作者以漫画的方式揭露了这些“不劳而获的聚会”的肮脏本质。对这类封建卫道士的有力鞭笞,符合文化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在五四运动高潮时,以胡适为代表的统一战线中的右翼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开始了反马克思主义的活动。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统一战线内部的分歧逐渐发展为分裂。在这个分裂中,鲁迅一方面进行着深刻的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继续着五四初期的战斗,展开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封建军阀及其爪牙的巨大斗争。主要的知识分子有狂人(《狂人日记》)、吕(在餐厅里)、魏(孤独的人)、涓生、子君(《伤逝》)、陈士成(白光)、孔乙己(孔乙己)、四明(肥皂)和高尔。第四,冷静的叙事风格
叙事是小说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叙事风格的特点是作者个人风格最直接的体现。作为一个在理论上完成《中国小说史略》并在实践中以30多篇短篇小说为典范的小说家,鲁迅不断探索和创新小说的叙事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准确把握鲁迅小说的叙事特征,对于我们实施鲁迅小说教学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鲁迅小说的叙事风格主要有三个特点:简洁、冷峻、冷静。
(1)简洁。
简洁体现了小说家叙事时信息呈现的高效率。鲁迅继承了中国文学的传统,在有限的篇幅里,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丰富的信息,表达深厚的感情,传达深刻的思想。他小说的写作量和呈现的信息量基本成反比,表现出当代和后世小说家达不到的经济和效率。虽然他一生没有写完一部小说,但他留下的30多部中短篇小说,从他所承载的信息量来看,大部分都可以算是一部长篇巨著的浓缩。为了达到这种效率,鲁迅的叙事力求简洁,他在内容的删减、文本的删减、叙事角度的选择、结构的安装等方面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他的小说大多以第一人称作为叙事视角,有意识地“简化”旁观者对当事人行为的反应。《祝福》就这样变成了我所知道的一个苦命女人的故事,《孔乙己》记录了一个酒店服务员眼中的落魄书生的经历。《药》采用双线结构,使于霞的革命活动与花老栓一家的琐碎生活形成对比,在突出主旨的同时节省了大量篇幅。否则,在《饮茶人的对话》中正面描写于霞的狱中生活,不仅浪费笔墨,也无法表现出当时人民对于霞事迹的反应。至于鲁迅先生通过对文字的推敲和打磨而创造出来的“简练”,在教学中可以遵循古典诗词中“精炼文字”的传统。杜甫在《军车铺》中“他们跟你跑,哭,他们拽你袖子”这七个字里,写了四种动作,表达了三种情绪。鲁迅小说叙事话语的凝练也在攀上这样的高度。《孔乙己》中,显示孔乙己为“报复”别人的嘲讽而“出了九个小钱和大钱”,被打后“查出了四个小钱和大钱”。《药》中,花老栓在装钱的口袋外反复“按”,康大爷在“抢洋钱”后“捏”;?所有这些词语的选择,都可以看出鲁迅对词语最大表现力的有意追求。在鲁迅小说的教学中,要注意这种“刻意”的追求。
(2)寒冷。
冷是指小说家在叙事时,对情感表达的高度克制。简洁的外在标志是字数,冰冷的尺度是情感投入的深度。小说家的情感越深刻,他的叙述就越能抑制情感的偏离或溢出。鲁迅小说中的冷酷叙事是对中国文学看似轻实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在教学中,尤其要紧扣鲁迅作品中那些看似无情的段落和句子。《祝福》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其中“我”问四叔家打短工的祥林嫂“她是怎么死的?”结果短工回答:“她怎么死的?——不穷到死?”这是典型的“感冒”!反问句包含了短工的愤怒、辛酸和无奈。正是从这种“无情”中,读者感受到了“感伤”。
在《医学》中,当茶客们讲完于霞的狱中生活,恭维华老栓和华小栓“好运气”时,鲁迅写道:“小栓忙的时候也拼命咳嗽。”这句话真的是“冷”到了读者的心里,却激起了作者对普通人“哀其不幸”的热情!
(3)冷静。
冷静地反映了小说家在叙事过程中隐藏的传达思想的能力。中国的古典小说因为与说唱表演关系密切,所以具有议论性和说教性。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作者总是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做出判断,并根据作者的意愿决定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走向。鲁迅的小说创作在技巧上有一个“成熟”的过程,这包括对其叙事风格逐渐趋于冷静的自觉追求。他对争论较多、创作意图明显的作品进行了反思,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故事新编》中的《药》、《孔乙己》及部分作品的叙事风格显示了其从容不迫的特点。在备受关注的《药》结尾,于霞的妈妈和华小栓的妈妈看到了一只乌鸦。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一言不发,却让读者苦苦寻找作者的意图。有人说是为了渲染墓地的荒凉,有人说是为了揭示迷信的破产,还有人说乌鸦是孝顺的鸟,这个时候出现在墓地可以加重老年丧子的悲剧。这些观点的出现,是“冷静”叙事风格带来的“丰硕成果”。
同样,在《孔乙己》的结尾,作者也没有对孔乙己的结局给出一个清晰直白的交代,而是不厌其烦地描述了店主在岁末、端午、中秋、岁末对孔乙己的态度。最后他加了一句名句“我到现在也没见过他——关于孔乙己真的死了”,说明作者在叙事时充分注意了人物命运与自身人格发展逻辑的关系。第五,排除悲观痛苦的悲剧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是写在纸上的生活剧。人生戏剧的两大类型是悲剧和喜剧。鲁迅的小说两种类型都有。鲁迅小说中悲剧主题的比重是人们有目共睹的。药,明天,白光,祝福,在餐厅,长明灯,孤独的人,对过去的遗憾,等等,都是悲剧故事。他们给人看的是悲伤,但却感人至深,美不胜收;它们是悲伤的艺术之花。
(1)因为鲁迅文学活动的目的是“改造国民性”,所以他的小说一般不是针对伟大的英雄,而是针对有弱点的普通人。鲁迅写的悲剧几乎都是普通人的悲剧。
在新年“祝福”中死去的祥林嫂,是地主家的一个普通女仆;阿q,在庄“革命”的那一天白白牺牲了,是农村里一个普通的农场劳动者;在《阴风毒焰》中被悲剧性毁灭的子君,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女性;等一下。他们身上有太多的弱点,不允许他们在冰冷的生活中存在。因此,这类小说的悲剧美主要体现的不是悲剧人物本身的精神美,而是作者的审美评价。
(2)由于大多数悲剧人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而鲁迅从“改造国民性”的目的出发,对他们采取了善意的批评态度;所以,鲁迅的一些悲剧小说中,往往含有喜剧因素。《孔乙己》和《阿q正传》这几部小说,都是悲喜剧的边缘题材。小说中的孔乙己和阿q本来就是漫画人物;但他们无法摆脱社会的束缚,不得不走向悲剧的毁灭。所以我们送他们一个“含泪的微笑”,悲剧的美感夹杂着喜剧的美感。
(3)当鲁迅“把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毁掉给人看”时,他在审美门槛中掌握了适当的限度。
他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残酷、血腥、痛苦的场景,代之以折射、含蓄的意象。不管阿q和祥林嫂的死,他都这么做了。很明显,革命家于霞是在医学上被斩首的。作者虽然极力渲染气氛,但并没有正面描绘悲剧时刻。通过花老栓和刽子手康大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细节解释了于霞的死。从而排除了“恐怖”的悲剧美,反而增强了震撼力。
(4)鲁迅的悲剧小说大多也是与悲观主义绝缘的。
在他早期的《药》中,虽然有自己的“鹿角式的冷淡”,但于霞墓上的花环和飞离坟墓的乌鸦仍然是希望的象征。故乡的收藏,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修远即Xi,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想;月光下的路向前延伸,作者把红儿和水笙托付给未来。《长明灯》里的纵火犯虽然被永远囚禁,但却以一首孩子们回荡的歌结束:“?火火火,吃点点心,唱个戏。”《孤独的人》中的魏死后“冷冷一笑”,让人想起一只“受伤的狼”在嚎叫,“悲凉中夹杂着愤怒和悲伤”。我们还应该看到,对过去的悔恨并不是简单的“对过去的哀悼”;一切都没了之后,涓生喊了这么一声:“我还活着。我必须走向新的生活?”。可见,在鲁迅的悲剧小说中,反抗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强烈。“文学就是战斗!”鲁迅的诗神不是悲伤的天使,而是“举起长矛”的战士。所以,鲁迅创造的悲剧美,最后化为执着的生命和战斗的激情。
第六,现实主义和象征艺术的成功结合
鲁迅的小说在情节上不出奇的奇巧,而在高度的真实上感人至深。他说:“盖的叙述都是真实的,他所听到的,所经历的,都只是因为现实主义。”他呼吁“真诚、深刻、大胆地看待生活,写出自己的血肉”,创造“真正的新文艺”。他的小说很好地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人物的性格言行,刻画了他们的精神状态。鲁迅崇尚真实,善用线描手法,但并不排斥象征艺术,他用现实主义与象征艺术相结合的手法,铸造了丰富多彩的形象。鲁迅在翻译《外国小说集》的过程中,对安特列夫“调和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翻译的《人与沉默》具有现实主义的象征意义,大大加强了表达的力度和深度。鲁迅将现实主义与象征艺术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在现实中求超越,在现实中求深刻,使作品更具艺术性。《狂人日记》是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产物。鲁迅在1918年8月20日给徐守尚的信中,谈到了《狂人日记》的由来:“?我偶尔读书照镜子,但是我意识到中国人还是吃人的,所以写了这篇文章。这种发现也很大,但很少有人知道。”“吃人”是旧制度、旧伦理本质的形象体现。疯子对周围的眼睛(包括狗和死鱼的眼睛)产生怀疑和紧张,对周围的景物产生荒诞怪异的感情,这是疯子想象中“吃人”的心理形象。作者以写实的手法为狂人展现了一个生动逼真的心理形象,这是真的。但对于正常人来说,也是一种变异和夸张。这种真实性的变异和夸张,正是象征主义的出发点,是深入表达作者主观感受和思想的有效方式。小说中,古久先生的老行书是狂人老习惯参照古代传统的象征;赵贵翁等多位眼神暗示着“吃人”的威胁。因此,《狂人日记》是现实主义与象征艺术的成功结合,鲁迅小说中现实主义与象征艺术的结合不仅使读者感到自然、亲切、生动,而且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鲁迅的小说博大精深,不仅思想深刻,而且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看完它们,让人不寒而栗,回味无穷。这是因为它在艺术上既继承了中国的古典小说,又吸收了外国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鲁迅的小说从观念批判的高度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社会的弊端和民族的劣根性。时代的弊端和人民的陋习被无情地揭露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