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小说《呼兰河传》,1940香港写成,1941桂林鹤山出版社出版。

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他通过回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旧中国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很多研究者的作品所透露出的“孤独、抑郁”的感受,其实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个性。茅盾对此有整体把握,堪称精准——

“但我认为它更好,也更有意义,因为它不完全像一本自传。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说,重点不在于《呼兰河传》不像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在于它之外还有别的东西——比小说更吸引人的东西:它是一首叙事诗,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一串悲伤的歌曲。

“有讽刺也有幽默。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很轻松,但是越往下心里会越来越沉重。不过,美还是有的,哪怕有点病态,还是要让你眼花缭乱。”(论萧红《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写于1942年,那是抗日战争中最艰难的阶段,这让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思念家乡和童年,于是她以家乡和童年生活为背景写了这部小说。在艺术形式上独树一帜:虽然写人物,但没有主角;虽然也讲故事,但是没有主轴;这本书的七个章节虽然可以是独立的,但它们是一个整体。这位作家以其娴熟的记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和轻重相间的写作风格,创造了她“记忆式”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