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符合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行合一,既不是用知识吞下行动,也不是用行动吞下知识,认为行动就是知识。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

也就是说,理解事物的道理和在现实中应用是不可分的。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知(“知”),更要行(“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为“善”。良知和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与行是一回事,不能一分为二。“知和行是两个字,说出来需要一个时间。”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将一切道德归结为个体的自觉行动,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为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知识必须表现在行动上,失败不能算是真正的知识。

道德知识和道德意识必须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你不行动,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知识。王守仁认为:良心是一切,但自觉行动意味着知道。这无疑是深刻的。

“知是行的理念,行是知的工作;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就。”意味着道德是人类行为的指导思想,是达到“良心”按照道德的要求行事的时候了。道德指导下的思想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扩展数据:

背景:

王阳明在桂阳县北修文县龙场镇开龙场后,深刻领悟到人生道理,这是经过苦思之后的深刻领悟。王阳明认为心态的态度决定了行为方式和世界观,如列子故事中的“绑架嫌疑犯”。

从此,他摆脱了朱的学说,开始建立起一个伟大的思想体系体系。知行合一主要是针对而反对朱的思想。反对程学“学而优则仕,以为先知者必知而后行”,先知其行,再重识其光,“言之无物”。

包括陆九渊在内的学派主张“知行合一”,把知识和实践一分为二,认为在知识实践之前必须先认识知识。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以纠正薛竹的偏颇。

历史:

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始于《尚书》和《左传》。《尚书》的说法是“知不难,行难”。将会讨论。知认知或良知,行为是指行为和行为。在中国哲学史上,知行关系主要是指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

其代表人物有朱、、。也指一般认识论的意义。尤其是清末和民国时期,代表人物是孙中山和毛泽东。

汉代以后,北宋建立之前,儒家思想受到佛次子的冲击,从基层到社会上层的影响比汉代要弱得多。所以到了宋代,大儒们一方面反对佛老,复兴儒学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希望为帝国建立一套道德规范。知行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核心。

百度百科-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