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在中国的地位

凯尔·波罗(1254 ~ 1324)是中世纪意大利旅行家。威尼斯商人尼科洛·波洛的儿子。尼科洛和他的兄弟马菲奥在1265年约好与忽必烈见面,被派往教廷。1271年夏,尼科洛兄弟和凯尔来到元朝廷回复我。他们经过伊犁,沿着古丝绸之路向东而来,于1275到达商都。之后在中国生活了17年。凯尔游历了中国的许多地方,在游记中,他描述了中国的几十个著名城市,如大都、商都、京北(今陕西Xi安)、成都、昆明、大理、济南、扬州、杭州、福州、泉州等。约1291年初,随父亲、叔叔离开泉州,乘船回国。1293年到达胡力莫尔德(今阿巴斯港以东)。1295返回威尼斯。凯尔在1296的战争中被俘,并在狱中讲述了自己关于东方的故事。这本书是同行小说家鲁斯蒂切诺写的,完成于1298年,通常被称为《马可波罗游记》。许多世纪以来,凯尔·波洛的书一直是欧洲人了解亚洲和中国的主要基础之一。自19世纪以来,人们公认这本书在中世纪亚洲的地理、民族、风俗、产品、政治、宗教和文化方面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中国先后出版了四部完整的中译本,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冯·的译本(《马可·波罗游记》,商务印书馆1935年出版)。马可·波罗家族是威尼斯商界的显赫家族。1260年,他的父亲尼科罗·波罗和他的叔叔把珠宝从君士坦丁堡带到了伏尔加河沿岸由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统治的钦察汗,术赤的儿子比尔戈汗以双倍的价格买下了他们所有的珠宝。此时,比尔·韩歌正与鞑靼王子交战,战场切断了他们回家的路。他们不得不绕道而行,绕过了3000英里外的布瓦拉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在这里住三年。我曾经见过忽必烈的哥哥徐烈武派往忽必烈的使者。使节劝说尼科洛兄弟一起去,于是他们在1266年到达了欧洲商人从未到过的中国。元世祖·忽必烈亲切地接见了他们。详细询问了欧洲各国的风俗、立法、军事、国家治理等情况,也了解了教廷的情况。于是忽必烈决定向梵蒂冈派遣使节,任命尼科洛兄弟为大使。他还郑重地命人用蒙古语给教皇写国书,要求教皇委派100名精通修辞学、逻辑学、语法、数学、天文、地理、音乐的传教士到中国来教授西方基督教和科学。他还在耶路撒冷的耶稣墓前要了一点灯油,用来驱邪治病。1269年,他们回到威尼斯,给马可波罗讲了许多关于神秘中国的精彩故事。1271年,新额我略十世给忽必烈写了回信,取得了圣墓上的灯油,交给尼科洛兄弟带回中国。马可波罗,17岁,和父亲、叔叔一起散步很开心。1275年,尼科罗一行到达中国,受到忽必烈皇帝的热情接待。忽必烈很重视精通四国语言的马可波罗,任命他为皇帝特使,出使新疆、甘肃、蒙古、山西、陕西、四川、西藏、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他还作为元朝的使节被派往缅甸、越南、爪哇、苏门答腊、印度等国。他在扬州做了三年税吏,还奉命查杭州的盐、丝、商税。17年马可波罗在中国。他参与了忽必烈汗几乎所有的政治事务。他评价忽必烈“度量之广,知人善任”,称赞忽必烈是人类始祖亚当以来,世界上从未有过的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财富巨大的强大君主。的确,忽必烈是中国一个不认为自己是天子的皇帝。波罗家族三人多次受邀回国,但都被忽必烈挽留。直到1292年,忽必烈的侄子,波斯王伊尔汗向他求婚。忽必烈选择了阔阔真公主,并决定波罗父子将护送公主由海路前往波斯,然后允许他们返回威尼斯。波罗父子从泉州起航,途经越南、马来亚、苏门答腊、爪哇、斯里兰卡、印度等地,再次历尽艰辛,将公主安全护送到波斯皇宫。在返回威尼斯的途中,他们也被海盗抢劫了。1295冬回威尼斯。1298年,威尼斯城邦与热那亚城邦交战。马可·波罗投资建造战列舰“东方号”,并担任自己的舰长。九月,兵败被俘。在热那亚的监狱里,一本“人间奇书”的《马可·波罗游记》是我的朋友、小说家司提反写的,由马可·波罗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