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里尔克《没有胜利就意味着一切》全文
。“没有胜利。坚持意味着一切。”(原文为《Werspricht von Siegen Berstehn ISTALLES》)这首诗的确是奥地利人里尔克写的。但很抱歉,我记不清他到底写的哪首诗了。好像是《杜伊诺的挽歌》;还是一本祈祷书?
告诉你吧。我给你提供两个里尔克作品的在线阅读地址。请寻找它们:/伊势/lilke.htm # 22。
以下是里尔克的生平简介和创作履历:
在20世纪的德国诗人中,似乎没有一个人像这一集的作者一样:他的童年孤独而凄凉,他的一生无家可归,他在生命的尽头痛苦而孤独地死去。然而,就他的艺术造诣而言,他是永生的,并放射出越来越高的穿透时空的光辉。就一些名篇的艺术深度而言,就对灵魂的冲击而言,真的可以称之为吓哭了。诗人的全名是勒内·卡尔·威廉·约翰·约瑟夫·玛丽亚·里尔克;他自己的签名一直只有:莱娜玛丽亚里尔克。
孤独而痛苦的生活
1875年,里尔克出生在奥匈帝国布拉格一个讲德语的少数民族家庭。他没有兄弟姐妹。他的父母在他九岁时离婚,和他的母亲一起生活。母亲是一个有点神经质的市民型女人。她把儿子养大为女孩,让他留长发,穿五颜六色的衣服,养一个娃娃作伴,用“索菲亚”、“玛利亚”等女性化的名字叫他。这种极不正常的童年使他成年后与许多女性交往,这不可避免地近似于对母爱的追求,而他并没有充分享受母爱。父亲是军官,也是铁路办事员,一直郁郁寡欢,就把自我补偿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十一岁的时候,儿子被送进了免费的军校,从大三到大四,他学了五年。在此期间,他遭受了精神和身体上的折磨,他永远不会忘记。
1891年,他因健康原因从军校转到商业学校,次年因不适应而辍学。1895年,在一个有钱叔叔的资助下,他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哲学,次年搬到慕尼黑继续名义上的学业。事实上,他正式投身于文学写作,之前曾在布拉格发表过一些诗歌。
1897年,一位有前途的诗人第一次访问威尼斯,遇到了比他年长、知识丰富的女人卢·安德烈亚斯-莎乐美(Lou Andreas-Salome),她对他的创作生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并与他保持了终生的友谊。他和她一起两次访问俄罗斯(1899,1900),同时开始写他的第一部代表作《定期祈祷》。从俄罗斯旅行回来后,在不来梅摩尔逗留期间,他被附近沃尔佩的一群艺术家所吸引,其中包括女画家保拉·贝克尔和女雕塑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1901年,他与克拉拉结婚,并生下一个名叫卢特的女孩。他们一家三口住在农家,因为经济拮据,很难生存。第二年,他们不得不把孩子托付给奶奶,夫妻分居各自搞艺术,有可能再见面。
从此,里尔克开始四处流浪,1902年去了巴黎,1903年去了罗马,1904年去了瑞典。然而,直到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巴黎一直是他的“根据地”(尽管他经常出国旅行),这给他的创作生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无论是从他在那里经历的贫穷、苦难和冷漠,还是作为欧洲艺术中心来看。
值得一提的是,他从艺术大师罗丹那里得到了极其宝贵的教益,这不仅有助于开拓他的创作境界,也有助于解决他长期以来所担忧的艺术与生活的矛盾。1905年,为了报答主人的盛情款待,他自告奋勇牺牲了大量时间来承担他的秘书任务,但不幸的是,第二年他就因为一封信处理不当而被解职。然而,在1908年出版的《新诗》第二集的扉页上,仍然恭恭敬敬地写着“献给我伟大的朋友奥古斯特·罗丹”;此外,他还写了两本关于罗丹的专著,阐述罗丹的原则精神:艺术家的工作是宗教活动唯一令人满意的形式。1909年,他多次居住在义大利,并游历了埃及、西班牙和其他文化度假村。从1911年到1912年,作为玛丽·冯·图恩侯爵夫人和出租车的客人,她住在自己的别墅里,亚得里亚海边的杜伊诺堡,开始写著名的挽歌和组诗《玛丽的一生》。
1914年战争爆发,在最初的“爱国主义”浪潮中,诗人写了一首出人意料的赞美战争的“五首歌”,很快就消沉麻木,等待和平文明的回归;1915年应征加入奥地利军队,因体力不支被调到军事档案局,后复员。1922年,他在瑞士瓦利斯的穆佐古堡找到了理想的写作环境,于是只身一人,完成了《杜伊瑙挽歌》和《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的全部终稿,达到了诗歌创作的巅峰,完成了他的补笔艺术使命。1926年,这位孤苦伶仃的诗人死于白血病,用麻药也无法缓解,身旁没有亲人。
从模糊的悲伤到精确的建模
里尔克成名后,后悔做得少,但他在布拉格写的东西并非完全没有价值。那时候的他,虽然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艺术道路,大部分作品都是模仿的、伤感的,但也缺乏对美的敏感和追求。一些闪耀的杰作足以预言诗人的未来,比如《祭宅神》(1896)、《梦中加冕礼》(1897)、《为我庆祝》(1896)。《意象集》是《文学通史》中经常提到的第一部诗集。1902年首次出版,1906年更新后再版。这些诗试图用“意象”从结构上固定全诗,代表了从模糊的悲伤到精确的造型的过渡。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第一本诗集应该是《定期祈祷》,写于1898年至1903年,出版于1905年。当然,这些无题诗并不是基督教中所谓的“祈祷”,而是试图通过作者感受和认识到的“现实”和“存在”,来表达对纯洁心灵的敬仰和对自己“艺术宗教”的皈依。作者短诗创作的巅峰无疑是新诗集,分为两集:
第一集(1907)包括著名的作品《豹》、《旋转木马》、《大教堂》、《俄耳甫斯·欧律狄刻·赫尔墨斯》以及一些用基督教主题表达非宗教诗歌的诗歌(橄榄园、皮耶塔)。第二集《续集》(1908)包括古典题材(阿波罗和勒达)、旧约题材(亚当和夏娃)、威尼斯题材和动物题材(鹦鹉花园和火烈鸟)。
这些诗歌大多集中在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大教堂建筑)上,不仅从它们身上反映出作者所推崇的内在美,也是他用有形的东西(就是“诗”的东西)对外表达自己的一种手段。作者所从事的“物诗”概念远比上一代诗人梅里克和迈耶所尝试的要深刻,体现了其创作思维的重大飞跃。自从他来到巴黎,他认识了罗丹,阅读了波德莱尔的诗,欣赏了塞尚的画...他越来越觉得有必要摆脱自己沉溺其中的过度主观。过去,他认为诗人只有等待诗意的自发溢出,才能“诗意地”描述“诗意的”主题:这种观念现在令他反感;他现在必须实践罗丹的教导ilfauttourjourstravailler(“必须坚持工作”),他必须像雕塑家或画家一样坐在模型前,全神贯注地工作,不去想任何灵感——据说著名的《豹》就是这样在巴黎植物园写成的。然而,在新诗集里有时可以看到作者似乎只表达了对一个既定的艺术作品的个人评价,甚至经常离开诗歌,迷失在历史主义的兴趣中。
本来,诗人可以按照这种创作方法写第三本新诗,但他从不满足,更不用说徘徊在他所取得的任何成就的任何阶段。在长期玩弄外在性和客观性之后,他强烈地意识到个人生存的未解难题,即我们作为这个世界上的有限生物是什么,为了什么,我们可以希望达到什么。因此,他确认下一步必须写一首完全不同于以往作品的诗,清晰而不含糊,具体而不抽象,深入而不散漫地回答这些重要的深层次问题,也就是他晚年的两部代表作《杜因诺的挽歌》(1923)和《至》。
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1923),这两部诗在本书中都有完整的翻译,并有详细的注释。里尔克在巴黎期间还写了一部小说《玛特·劳里茨·布里格斯笔记》(1910出版),以一位丹麦诗人为主角,写他在巴黎悲惨的物质生活和贫乏的精神生活。书中充斥着贫穷、疾病、丑陋、残忍和恐怖,比如盲人、孕妇和被遗弃的孩子。这部小说既像作者的自述,又像挪威见证诗人奥布斯特·费尔德的剪影,基本上是在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指导下,化解作者内心危机的过程。他还有一首叙事散文诗,即《旗手克里斯托弗·里尔克之爱与死之歌》(出版于1903),讲述了1663年土耳其战争中,一名奥地利骑兵旗手(据云,作者的远祖)在匈牙利战死的故事。这本书曾在一些德国读者中引起长期轰动。
此外,还必须提到几首令人眼花缭乱的挽歌,尤其是为一位女友(悼念女画家保拉·贝克尔)和为这一集翻译的沃尔夫公爵(悼念一位自杀的无名青年诗人),因为悼念死者可能是作者最感人的人生经历。
关于里尔克的历史评价,由于他的创作内涵和表现形式是深刻复杂的,还是晦涩朦胧的,多少年来,不仅因人而异,而且不一致;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为例,他们几十年来对里尔克的评价可以说是莫衷一是。从1926年到30年代初,诗人被普遍认为是“非人民的”、“反人民的”、“甚至他在民歌中写的诗都不是人民的”。到了30年代中期,随着欧洲法西斯势力的崛起和国际统一战线政策的实施,马克思主义者对里尔克的批评逐渐稀少。他们反而在他的创作中发现了人道主义因素,开始肯定诗歌。
人们同情人民,尤其是穷人;认为他的诗是“着眼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热烈追求人与自己、与同类、与同一事物的协调;明确指出“浪漫的反资本主义是里尔克人道主义的思想基础”,等等。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认识很难保持不变。人们对彼此有不同的看法是不足为奇的。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里尔克和他的作品会以更新的视角在艺术和科学上得到更加完整和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