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系社会和母系社会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走得太远的?这种进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吗?

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是继原始集团之后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类同一性体。氏族公社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首先,母系氏族

氏族社会的早中期是母系氏族。母系氏族实行原始* * *生产主义,氏族成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平等分配劳动产品,死后葬在同一个墓地。氏族成员总是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外婚制。配偶生活在各自的母系氏族中,婚姻生活采取男访女的形式。子女生活在母系氏族,其世系和财产按母系氏族计算继承。母系氏族兴盛时期,有相对稳定的对偶婚,丈夫迁到妻子的氏族与妻子同住。

母系社会在人类历史上的存在时间是父系社会的十倍。大约五万年。五千年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经过一段磨合期,进入男权社会。当然,不同文明的时间不一样,有些民族今天还是母系社会。只能说大致如此。

母系社会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女权黄金时代。

那时候所有人的活动都只是为了活着。平均年龄20岁左右。生活环境和寿命与今天的野生灵长类动物相似。如果我当时活着,估计现在连骨头都不剩了。只有少数人(基本上是女性)能幸福地活到30岁,然后升天。

母系社会存在的理由:1,寿命。我们知道,即使在相同的条件下,女性往往比男性长寿。男人更容易死,这是事实和生理特点决定的。

那时,男人主要从事狩猎。拿棍子当武器。如果遇到老虎或者狮子,能跑就跑,不能跑就只能肉搏了。所以很多时候,很难说是谁被打回家做晚饭的。如果人多,还可以猎杀大象等大型动物。许多洞穴壁画记录了这些活动。猛犸象也因为被人类猎杀而灭绝。但是被激怒的大象不是兔子,很容易导致参与者受伤或者直接挂掉。

再加上部落之间的战争,主要是男性参与。还好我冲到对方部落把男人都杀了(这种做法持续了很久)。万一战败,她家的女人只能是寡妇(但当时还没有寡妇这回事)。这样看来,女人在山洞里缝兽皮,采集野果,比男人安全多了。

这些众多的原因导致了当时男性的保质期短且不稳定。

在原始社会,经验往往是一个部落生存的决定性因素。让你知道干旱时哪里会有水;被蛇咬了用这种植物治疗;有难产怎么办?能吃的,能吃的就扔掉。没有学校和书本,生活经验只能口口相传。那些能活到二十多岁的“老太太”,自然扮演着部落首领和百科词典的角色。

这种情况和非洲象类似,最老的母象会和她的象群一起迁徙去找水喝。经验是决定一个群体能否在这里繁衍的关键。如果一个人能活那么久,自然会有更多的经历。如果一个人能活那么久,那也是一笔财富。这不是性别决定的,而是寿命决定的。

2.血缘关系。因为群婚制度,当时的女性没有固定的性伴侣,当然男性也是如此。当时血缘关系是母系传承的。是的,没有人知道他的生父是谁;二是当时生产力极低,男主狩猎,收成不稳定,女主采种,收成相对稳定。另外,发现的古代图腾形象多为女性,推断是一种母性崇拜。

3.做母亲一直是社会主导的传统。比如古代神话中,领袖都是以女性的身份出现的。中国的女娲,希腊宙斯的祖母,和大地之母盖亚。随着男权社会的形成,这些人物逐渐消失在幕后。在中国,许多古老的姓氏都在女性的旁边:姬、瑶、江、伊、伊、英等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从狩猎转变为畜牧和农耕,男性成为生产力的主体,人类从母系氏族社会转变为父系氏族社会。

第二,父系氏族

在古代,人们靠采摘野果、打猎、圈养小动物和种植简单的农作物为生。在这种情况下,女性的灵巧和勤奋适应了当时的工作条件。女性的劳动收入往往高于男性,女性的经济地位也高于男性。因此,她们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是由女性主宰的,这是母系氏族的根源。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农耕时代。男性比女性更适合劳动生产,创造了更大的经济价值,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超过了女性,母系社会逐渐转变为父系社会。

现代社会还是一个适合男人发展的社会。男性一般比女性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所以仍然是男权社会的主导。只有那些落后不文明的民族还是原始的生产方式,存在母系社会现象。

当科技发达,更适合女性发展的时候,男权社会就会逐渐转变为母系社会。

但大汶口文化的变迁表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化经历了1000年左右,而中国的母系社会在农业生产方式下延续了3000年至7000年。所以很难让人信服生产方式或者生产力的变化是母系氏族社会消失的主要原因。

太昊伏羲在历史上说:“正姓,撮合,重视诸人之夫妇,以皮荐之,以礼严以示其姓难拼,人之情不渎。”换句话说,中国人完善了当时的姓氏制度,制定了婚姻的规则。

当人们发现只有父系才能更好地标记血缘关系时,子女就不再继承母姓,而是继承父姓。这种变化使得男性而不是女性成为婚姻的主体。

婚姻制度越来越严格。在夏商时期,规定同姓人“五代之后,即成亲。”到了周朝,规矩更严,同姓者“长生不老而姻缘不可通。”为了便于人们遵守婚姻制度,制定了“五服”(注)等一类亲昵范围,五服的外国人可以谈婚论嫁。当然,傅和他的人并不了解生物学的真相。他们只是发现了这个规律。俗话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中国文化对血缘标记的重视,应该与中国较早进入农耕社会有关。农耕社会的人被限制在土地上,最怕离开家园,人口很少流动。如果血痕不清,他们最容易受到异族通婚的伤害。另一方面,游牧民族流动性很强,而且不居住在紧凑的社区。即使血缘标记不清,他们也不会因为通婚而受到太大伤害。

三、母系氏族社会将再次回归,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方向?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过程。前者,我们知道,经历了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后者只有几千年。随着母系社会结构向父系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变,宣告了阶级社会和国家机器的最终形成,人类随即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不过这些都被忽略了,也不是本帖的重点。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阶级的消灭,人类社会是否会不可避免地回到母系社会?

原因可能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剧变,男女组成的家庭会逐渐解体。但人类还是要繁衍后代,所以原始社会“只知知母不知父”的现象会越来越多,而这一次,是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大繁荣带来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再需要因为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男女合作而组成家庭。过去在婚姻家庭中,一般应该是男方提供房子,女方搬进男方家。但由于以下原因,女性对婚姻的需求会越来越少,夫妻组成的家庭会越来越少。

(1)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无论是公民的个人生活保障,还是生孩子的行为,都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家补贴。像过去一样,女人不再迫切需要和男人一起抚养后代,更不用说的男人来养活她。结婚不再是生育的重要条件,生育也不再是结婚的重要目的。结婚成家的越来越少,这是必然趋势。

(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完善,男性的主体地位和重要性日益丧失。以前一个家庭非常需要男人做一些重活,或者需要男人的存在带来安全感。未来,大量家政公司的出现,家居日用品科技含量的增加,会让男人干不了的所谓重活、粗活在一个家庭里基本消失。治安服务体系的完善,各种防身武器涌入家庭,小区建设的完善,将进一步消除单身女性家庭的安全感。

(3)随着民主制度的完善和对个人幸福和个人人生价值的追求,过去对人性的约束将逐渐消失。人们会更加追求婚姻和爱情的质量,同居家庭会大量涌现,婚姻不再必要。对于很多追求视野开阔或者习惯用下半身思考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有缺陷的家庭会逐渐变得难以承受,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这将是长期的必然趋势。

(4)但是生育还是需要女性来做。很多科幻电影和小说都讨论过未来人类繁衍由国家完成的可能性。当然,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这将是非常遥远的未来。人造子宫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一个出生在子宫外,不通过母亲腹部的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是不可能的。出于母性和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女性还是会生孩子,但由于精子库的出现和社会生活的开放,她们在选择孩子的父亲时会有更广泛的选择。所以孩子出生后,很有可能不认识自己的父亲。

(5)国家立法保障男性生育权的难度。我们知道,如果一个社会存在大量的单身母亲,剥夺了很多男性渴望后代的权利,那么男性肯定会要求立法保护。但由于婚姻家庭的解体,一个只在一夜欢愉中或精子库提供了生殖细胞的男人,既没有结婚证的保证,也没有其他合同的担保,获得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会很渺茫。国家对隐私权的保护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对孩子生父身份的保密。特别是由于孩子的父母可能根本不认识,或者只认识几次,或者很明显女性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哺育和抚养孩子是天经地义的,所以通过立法来实施对这种父权制的保护将会极其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当然,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还可能出现以下新情况:

(1)随遇而安的经济发展,无论男女生育意愿,都会下降。但自然会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保证人类生产的完成,尤其是提高女性的生育意愿。生育永远不会是私事,而是国家鼓励和重视的行为,这一点我们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看到了。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势必越来越重视优生优育。所以有些男性生育机会少是必然的。当然,女人选择和哪个男人生孩子,不仅要强壮,英俊,聪明,还要根据医生的建议综合看待。

(2)孤儿院的孩子越来越少,养老院的男人越来越多。

因为随着获得一个孩子的难度增加,孤儿院里的孩子自然会被大量单身人士认领,尤其是男性,他们会更加渴望获得这些孩子的抚养权,这当然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父性和对家庭生活的向往。因为女性生育孩子相对容易,所以在未来的家庭结构中,单身女性带着儿孙生活的会越来越多,而男性会更多地去养老院,以获得稳定的群体社会生活。

但是随着家庭观念的淡漠,个人价值的提升,会有很多孩子长大后不会和妈妈奶奶住在一起,但总体来说,和妈妈奶奶住在一起的可能性比和爸爸爷爷住在一起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比如叔叔、阿姨、月经、爷爷和爷爷、奶奶和奶奶、堂弟和堂妹,这类称呼的细微差别会越来越难被人知道,以后的孩子就要查百科全书了。

(3)拐卖人口等犯罪活动难以从根本上杜绝。

就像现在印度一些黑社会组织承包绑架男性,强迫他们娶没有嫁妆的女性一样,未来市场需求必然导致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件层出不穷,即使国家加大打击力度,恐怕也很难彻底杜绝。

但是,也许这种犯罪活动会越来越制度化,甚至合法化。比如生育权买卖的公开市场可能出现,男性可以用钱购买孩子的独立抚养权和抚养权。为了平衡性别差异,防止男性犯罪活动猖獗,降低男性自杀率,维护经济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政府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默许这种行为,甚至立法加以规范。

(4)政府立法鼓励和保护家庭,大量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呼吁传统家庭回归。当然,这些组织主要由男性领导,他们会非常怀念过去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极力鼓吹恢复传统美德,声讨不时髦的人和没落的世界,等等。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是在国家建立的儿童之家长大的,而不是在一个家庭。只有在家庭中成长,孩子才能获得更多的温暖和快乐,人类的家庭结构才不会最终彻底崩溃,人类发展的道路才不会迷失。会有很多议员持有这样的想法,国家会大力鼓励和维护家庭的稳定。当然,剩下的少数双亲家庭将是重点保护对象,其次是单亲母亲抚养孩子的家庭,这在当时已经很普遍。——也就是母系社会的最终确立。

从母系到父系的转变促成了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从父系回归母系氏族社会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方向。这种回归将给我们一个没有阶级压迫、没有种族歧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极其发达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