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青年女作家萧红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东北边陲小城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现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世界文学花园开出了一朵美丽而不艳丽的花。
首先,《呼兰河传》在结构上完全不同于其他小说。用一般小说的概念来衡量,它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中心人物。有人说它是自传,因为它描述了作家的家庭和童年生活,但“作品没有谈到家族历史、家庭,甚至出生日期。这不符合‘传记’的写法和要求。”(《萧红的文学之路》,第208页)。
茅盾先生曾指出:“重点不在于《呼兰河传》不像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在于它之外还有别的东西——比小说更吸引人的东西:它是一首叙事诗,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一串悲伤的歌谣。”((《呼兰河传·序》)在《呼兰河传》的前四章中,作者用画家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可谓五彩缤纷,生动自然,营造了一种散文诗的意境,质朴清新,别样的美。小说的后三章可以看作是三个短篇,它们是独立的,但作者因为一个统一的主题而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仿佛在你面前讲述着一些遥远而真实的故事,触动着读者的心弦,为它奏出或美好或忧郁的调子。
呼兰河的冬天:“天空灰蒙蒙的,...明净的雪整天飞舞。人们走得很快,遇到冷就大口呼吸着烟雾,七匹马拉着大车一个接一个地在旷野里奔跑,提着灯笼,甩着大鞭子...这些人在冰天雪地里冒着热气。”
这是一个东北农村小镇怎样的早晨景象?充满了生机和乡土气息。马蹄声和鞭笞声打破了寂静的早晨;而跳跃的灯笼和上升的热度让画面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至于卖馒头的老汉,脚上穿着圆蛋大冻掌的鞋,背着箱子向前走,眼睛亮着霜,胡须重着冰...
至于东二道街的大泥坑,有五六尺深,也不下雨。泥巴像稀饭。下雨的时候涨得又白又滑,涨到两边人的墙上,淹没了人的墙。
呼兰河的火烧云也特别刺眼,把孩子的脸照得通红,把大白狗也照得通红。红公鸡变成了金色,黑母鸡变成了紫色。小白猪变成了小金猪。红厅、金桐桐、半紫半黄、半灰半白、灯心草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真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从地面到天空,作家别出心裁的笔仿佛把你带进了呼兰河镇。不仅是清晨的景象,火红的云朵,还有花园里的蝴蝶、大白菜、狗尾草都让你记忆犹新。还有黄昏后一直没睡的孩子的哭声:“乌鸦,乌鸦,你打,给你两桶吃的”;粉房里那首明亮苍凉的歌,“别人家的丈夫聚在一起,孟姜女的丈夫去修长城”,也在你的耳边响起。在心里荡出一种简单的美感,那么真实自然!让你沉醉其中,置身于小镇的早晚,感受小镇浓郁的气息。
这也是由于它新颖的结构不像小说。如果刻意构思,把它放入固有的模式:开头、发展、高潮、结局,摆好舞台,兴风作浪,就会失去自然质朴的美,很难让人有“天然雕琢”的感觉。
第一章开头,作者写道,“严冬封土,大地处处裂,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读者从东北小镇冰冷的大地上领略呼兰河的自然、社会和人文风貌。第二章,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走进呼兰河人的精神世界。到处瑟瑟发抖的大神跳到半夜,鼓声大作。拥挤而荒凉,孤独的河灯依旧流淌在黑色的河水里;《叶太子》这部剧,牵动着小镇所有的人,酝酿着许多或喜或悲的故事;4月18日,在娘娘庙,没有儿子的妇女正在为女神们戴上一副眼镜。人们围着观看不倒翁的表演。在第四章中,我们看到童年作者在祖父的庇护下无忧无虑、任性地成长,娇生惯养。
我们只觉得这是作者的信,自然洒脱,没有女人味,也没有做作。我们从来不觉得需要一个完整的情节,一个中心人物,因为它不像小说。当我们看到最后几章一群人在漏粉的生活,我们还在贫困中苦中作乐,我们感到一种苍凉和悲哀。小团圆的媳妇被折磨致死的时候,邻居们的评论满满的,让你既痛恨他们的无知和残忍,又为他们被毒死昏迷而悲痛。直到作者最后写到王小姐和磨官冯歪嘴子的爱情,冲破封建藩篱,在贫穷、诋毁、中伤中过上了恩爱富足的生活,才松了一口气。我不能不佩服他们的勇敢和顽强的生命力。
整部小说简洁流畅,就像你和作者在一个美丽的星夜里,听她谈论她美丽的故乡呼兰河。虽然悲伤忧郁,但依然美丽动人。就像茅盾说的,比小说更吸引人。
其次,《呼兰河传》在语言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读着读着,你会感到一条长河在缓缓悠悠地流淌,时而溅起几朵诙谐幽默的浪花。就像作者明亮的眼睛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在作者童年的后院:布鲁姆死了,就像一朵花醒了。鸟儿飞翔,仿佛飞向天空。昆虫叫着,好像在说话。万物有灵,技能无限。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任何你想做的事,你是自由的。想爬架子就爬架子,想爬房子就爬房子,想开谎言就开谎言,想做黄瓜就做黄瓜。连一根黄瓜都不结果子,一朵花不开也没人问。……
天空是蓝色的,又高又远...就像在蓝天下的绿草上。我们微微闭上眼睛,听着一条清澈的小溪在身边静静流淌。作者童年心目中的后院是多么感人可爱啊!不禁使人有一种审美的超越,精神的净化,没有什么形容词,更不用说华丽。而且语言是那么的温柔,就像一个单纯的女孩给孩子讲述自己的痴情,真实直白,却又让人着迷。
我们讲到我爷爷蹲在地上拔草的时候,《童年》的作者偷偷在他的草帽上种了二三十朵红玫瑰。我爷爷嘴里念着:今年春天雨下得很大,所以我们家的玫瑰开得很香,我怕两里外都能闻到。然后我爷爷戴着红花进了家门。我奶奶笑了,我爸妈笑了,我爷爷笑了十几分钟。我在炕上打滚大笑。我祖父只是忘记了,而我就在那里。我们不禁笑出了作者童年“惊扰整个后院”的震耳欲聋的笑声似乎红色的花是耀眼的,花香是袭人的,家人的笑声萦绕在你的耳畔...正是作者幽默的笔调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你变丑,精神愉悦,产生美好的情感。
而那个卖馒头的人摔倒后挣扎着爬起来,连馒头都是用冰雪在箱子里捡来的。他一数,不对。他明白后,对吃馒头的人说:“大冷天,地裂了,吃了我的馒头。”听的行人都笑了。读者不禁笑了。为了书中人物的幽默,也为了作者的幽默。
当《呼兰河传》的作者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揭示他们的贫穷、无望、愚昧和麻木时,讽刺使人感到悲伤和痛苦。
养猪的租来的磨坊,屋顶的草地上长了青苔。一下雨,那家的人就提着篮子去屋里采蘑菇。他们以采蘑菇为荣,院子里的人都羡慕嫉妒恨,为什么不住在那个草房里。于是我叹了又叹。采蘑菇的故意挑了几个大的扔了下去,以示炫耀,却忘了屋顶有个洞,不小心掉了一脚,拔了出来,脚上的鞋不见了。鞋子从屋顶落入沸水中,翻了个身...
读者绝不会因为有趣的场景而发笑,即使发笑,也是沉重的、悲伤的、含泪的。同情他们的不幸,也冷却他们的麻木。这也是作者讽刺幽默的审美效果。
女作家萧红不仅用独特的结构丑化了《呼兰河传》中的篇章,而且用冷静踏实的笔法描绘了呼兰河沿岸人们的风土人情,同时也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诗意的心境和童话般的意境: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个花园里有蜜蜂、香花和小鸭子。有白香菜,有黄蝶。
这种蝴蝶光秃秃的,很丑。美丽的蝴蝶是红色的,覆盖着金粉。
蜻蜓是金色的,蚂蚁是绿色的。蜜蜂嗡嗡叫着飞来飞去,满身绒毛,落在一朵花上,那朵花像小毛球一样圆。
花园是五颜六色的,红色,绿色,新鲜而美丽。据说这个园子以前是果园,我奶奶喜欢吃水果,就种了。奶奶喜欢养羊,所以羊把果树给了她吃。所以所有的果树都死了。
小时候只觉得花园里有一棵很大很好的树。这棵被偷的树,在花园的西北角,来了风,这棵树检查预测,下雨的时候,大精树先生病了。太阳一出来,大树的叶子就闪着光,像沙滩上的贝壳一样闪闪发光。
这是一个童话王国。虽然语言依旧简单,但却充满了厚重的色彩,色彩斑斓,生机勃勃,彩蝶飞舞,金光闪耀。而你就在其中行走,接受你灵魂的修炼。正是这个美丽的花园,构成了作者童年的幸福和自由的生活,造就了作者热情刚毅的性格。相关评论: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通过回忆故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旧中国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很多研究者的作品所透露出的“孤独、抑郁”的感受,其实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个性。茅盾对此有整体把握,堪称精准。
“但我认为它更好,也更有意义,因为它不完全像一本自传。而且,我们也可以说,重点不在于《呼兰河传》不像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在于它之外还有别的东西——比小说更吸引人的东西:它是一首叙事诗,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是一串悲伤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很轻松,但是越往下心里会越来越沉重。不过,美还是有的,哪怕有点病态,还是要让你眼花缭乱。”(论萧红《呼兰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