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无理搅三分的同事怎么办?
我的观点是,不该回怼回去。
当然不回怼并不是因为惧怕也不是因为软弱可欺,我的理解和态度是既然对方是个无理取闹的人,我们应该抱有,不与小人辩高低、不与愚人论对错这样一种态度,一切随他吧,那就换个同事来服务他,安抚他的情绪,我们退去幕后,做别的事情。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语录的结集,文风朴实而厚重,却衍生了这么一则故事。
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学堂扫地时,遇到一位拜访的客人。子贡问他所为何事?这人答道:“求问时节。”子贡道:“这个问题简单,何须有劳夫子?你直接问我就行。”来客便问:“一年有几季?”子贡道:“四季。”
来客却不以为然,反驳道:“一年只有三季,何来四季之说?”,子贡感到非常震惊,居然还有人连这种常识性的问题都不知道?于是他依然坚称一年有四季。两人争论了一个上午,也没有辨出个结果。
孔子听见两人的争论便出来问个究竟,这来客便又问孔子:“一年到底有几个季节?”孔子思考了一会儿,答道:“一年只有三个季节。”来客听后终于心安,高兴地辞别了孔子。
子贡不解,孔子给他解释道:“这个人头脸苍绿一身碧装,显然是蚱蜢化成的人形,他生于春而死于秋,一生从未经历过冬天,你若与他说一年有四季,他岂肯罢休?恐怕要与你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结束。”子贡听后,深以为然。
真正的智慧,是不与人争辩,遇事不纠缠。
不与人争辩,是一种能力
不与人争辩,并非消极避世,而是避免与认知不在同一水平的人争辩
。因为彼此间存在太多的障碍,无休止的争辩只会浪费时间,消耗自己。
大约二十年前,我的家乡发生过这样一起大案,起因便是一场琐碎的争吵。
一个家境还算优渥的女人到镇上的水果摊上称了几斤苹果,付完钱就拿回家了,过了一会儿却又返回来声称摊主缺斤少两,坚持要对方补她几个苹果。摊主当然不同意,两人便对骂开来,那女人越骂越起劲,最后厮打在一起,情急之下摊主随手用秤砣敲在女人太阳穴上,不一会儿那女人就倒在血泊之中。
事后摊主被判刑,两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就因为这样一桩小事而支离破碎。
那女人生活中离不开这几个苹果吗?
那个摊主会因为这几个苹果而破产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场悲剧的根源,就在于双方狂热的求胜心理压制了理性,进而激发了人性中最原始的恶。
卡纳基说过:“在争论中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争论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争。
道家老子也对此有着异曲同工的高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从不纠缠。让自己精彩地活在当下,才是最明智的做法。